卻說豬八戒出來查看,略一打量,便看到人群中鶴立雞群的敖徒。
隻見敖徒身穿錦襴袈裟,手持九環錫杖,相貌堂堂,麵色慈悲,周身似有佛光環繞,真是如在世佛子一般。
當下豬八戒心中已是認定了七八分,想來這就是觀音菩薩讓他在這裡等候的取經人了。但為了不出差錯,他還是準備確定一下,唱了個喏恭敬問道:
“敢問長老是什麼人,從何方而來,欲往何方而去,如何知道我老豬的法名?”
敖徒道:
“貧僧是從東土大唐而來,欲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路過此地,受觀音菩薩指點,她與我說此地有個天蓬元帥下凡,法名悟能,願與我做個徒弟,同去西天取經,修成正果。那豬精,你可知這天蓬元帥現在何處?”
豬八戒聽了後,走上前,雙膝跪下,叩頭道:
“師父,常言道:出家人不說惡語。你怎的如此傷我?我老豬正是那天蓬元帥下凡,隻因投錯了胎,才變作這般模樣;幸得觀音菩薩勸善,受了戒行,斷了五葷三厭,特在此地恭候師父。”
敖徒道:“原來如此,莫怪為師以貌取人,實在是你相貌奇稀,不同凡響。”隨即命高太公取香案來用。
高太公見那妖怪轉眼成了敖徒徒弟,不敢不從,命家仆取來香案。
敖徒淨手焚香,受了豬八戒禮拜,道:
“悟能,你既斷了五葷三厭,為師便與你取個彆名,喚作八戒,早晚也好稱呼。”
豬八戒歡喜道:“謹遵師命。”
隨後豬八戒在敖徒的要求下,放了高翠蘭,讓高太公一家團圓不提。
當夜,敖徒帶著豬八戒在高太公家中暫住了一晚,到了次日,高太公擺素齋歡送二人。
吃過齋後,高太公命人拿出一紅漆丹盤,上有二百兩散碎金銀,奉為敖徒的降妖之費。
敖徒決計不可接受,道:
“八戒是我的徒弟,降他是應儘之義,怎敢收取金銀財帛?若收下這金銀,貧僧縱曆千劫也難修成正果。”
那高太公聽了,便不敢再送了。
八戒卻在一旁嘟囔道:“師父,你也忒死板,咱們這一路上風餐露宿,不知何日才能到達西天,哪怕收些行腳銀也好啊。”
敖徒抬手,敲了八戒頭上一下。
八戒頓時捂著腦袋喊疼道:“師父,你這手勁兒可真大呀!”
敖徒道:“你這呆子,我們佛門弟子行走四方,自有生計手段賺得銀兩,怎可平白收人銀子?”
八戒道:“師父啊,這出家人的生計無非就是給人做法事、放焰口、超度死人,這能賺得多少銀兩,還不夠我老豬的一頓飯錢呢?”
敖徒道:“多了不說,千百兩銀子還是有的!”
八戒驚呼道:
“這麼多!這常言道,行腳僧人是:‘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遊’。師父你怎麼能弄來這麼多銀子?
可彆是從什麼地方偷來搶來的吧!若是那樣,咱們可得把手腳做乾淨嘍,不能被觀音菩薩發現了,不然這經可就取不成了!”
敖徒聞言,抬手又敲了八戒一下。
“你這夯貨,我佛門弟子,豈可做那偷盜搶劫之事?”
八戒捂著腦袋道:“那是怎麼來的?”
敖徒道:“為師這銀子不用偷也不用搶,各家都搶著送來;不僅如此,還漲功德!”
八戒道:“還有這樣的好事?師父,快教教我吧!”
敖徒道:“簡單,你去告訴高太公,讓他請高老莊的父老鄉親一起到莊子西頭的野地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