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兩年過去,紫禁城內,阿哥所突然傳出消息——九阿哥胤禟無故暈倒。
康熙與宜妃聞訊,立刻趕去探望。
太醫們正圍著胤禟把脈,麵色凝重,康熙沉聲問道:"如何?"
一位年長太醫躬身回稟:"回皇上,九阿哥脈象平穩,身體並無異常,臣等未能查明暈厥原因。"
"廢物!"康熙怒拍案幾,"連病因都查不出,留你們何用!"
宜妃急得淚眼婆娑,守在胤禟床前,手足無措。
就在這時,宜妃身旁的嬤嬤忽然開口:"娘娘,既然太醫查不出問題,不如請些得道高僧看看,或許是邪祟作怪?"
梁九功也連忙附和:"奴才也聽說,有些奇病須用奇法。"
康熙沉吟片刻,點頭道:"傳朕旨意,速召京城得道高人進宮!"
很快,幾位高僧、道士與薩滿被請至阿哥所。
他們圍著九阿哥仔細觀察,又各自施展本事。
一位白眉高僧掐指一算,麵色凝重:"九阿哥並非生病,而是頻繁夢見前世因果,神魂受擾,導致暈厥。"
"如何可解?"宜妃急切問道。
一位道士撫須答道:"需找合適之人衝喜,方能化解。"
康熙追問:"什麼樣的人合適?"
眾法師對視一眼,各自施法推演,片刻後,他們異口同聲道:"年世蘅——安和郡主!"
話音剛落,幾位法師同時噴出一口鮮血,麵色慘白。
"什麼?"康熙與宜妃同時驚呼。
宜妃難以置信:"安和郡主?可她還是個孩子啊!"
白眉高僧虛弱地解釋:"此乃天命所定,非人力可為,安和郡主有大福氣之人,唯有她能化解此劫。"
康熙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梁九功悄悄觀察聖意,不敢多言。
宜妃握著胤禟的手,淚流滿麵:"皇上,救救我們的胤禟吧!"
康熙深吸一口氣,終於下定決心:"傳朕旨意,擇吉日為安和郡主與九阿哥成親!"
年府內,梁九功高聲宣讀聖旨的聲音剛落,年遐齡便帶著全家跪在地上,恭敬地接旨。
"奴才接旨,謝主隆恩!"
年家眾人聲音洪亮,麵色恭順,仿佛真的感恩戴德。
然而,當梁九功一行人離開後,年遐齡等人的臉色瞬間變了。
他抬手,顫抖著擦去臉上的淚水,深吸一口氣,對年夫人道:"去庫房看看,多給乖乖準備些嫁妝。"
年夫人聽到這話,再也忍不住,試探著問道:"老爺...真的不可以嗎?"
年遐齡搖搖頭,沒有說話,他何嘗不想拒絕?乖乖是他們捧在手心裡的珍寶。
怎麼舍得送去那深不可測的皇宮?更何況是給九阿哥衝喜,但皇命難違,他隻能接受。
年希堯閉了閉眼,手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痕,血珠滲出。
但他不敢開口,怕自己一旦說出大逆不道的話,會給整個年家帶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