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華語唱片巨頭並不包括華宜。
如今它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音樂界小公司而已,遠遠比不上華宜在電影界的影響力。
前世。
華宜唱片的發跡,要從2005年底簽約張靚影開始,此後華宜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簽了許多大牌。
2006年一月,華宜就為張靚影推出一張EP專輯——《Jane·愛》,這張迷你專輯收錄了《光芒》《ToBeLoved》和《逆時針》三首歌。
不過,並沒有火起來。
之後,華宜邀請新加坡音樂人李偉菘等人,為張靚影量身定製了第一張正式專輯——《THEONE》。
其中,由吳夢奇製作的《如果愛下去》,更是頻繁登上各大音樂榜單,成了張靚影早期代表作之一。
該專輯10月11日發行,不到一個月賣出50萬張。
到了年底,全國銷量達到100萬張。
與此同時。
周筆唱和李雨春幾人,也在同一時間發了首張專輯。
周筆唱的《誰動了我的琴弦》,80萬張銷量;李雨春的《皇後與夢想》,137萬張銷量。
可見‘玉米’們多麼牛逼。
一個個都舍得花錢支持春哥。
但仔細想想,比起周筆唱和李雨春專輯製作的豪華班底(小柯、張椏東),張靚影的製作人除了一個李偉菘,其他約等於透明人。
她能有100萬張銷量,實力可見一斑。
……
此刻。
麵對華宜拋來的橄欖枝,沈青並沒有心動。
張靚影同樣如此。
沈青淡淡回道:“袁總不好意思,參加總決賽的選手都要簽約天娛,合同已經……”
袁韜早就打探過消息,知道天娛的套路。
現在既然打電話來,就是帶著賠付違約金的誠意。
“哈哈,我知道所有選手都簽了天娛,但你沒有!沈青,如果你想簽約我們公司,我掃榻相迎。”
“另外,張靚影的違約金我們也願意給。”
“隻要靚影簽到了我們華宜,公司一定拿出最好的資源捧她,憑借她獨特的歌喉,當上內地小天後也不難。”
這家夥~
八字沒一撇的事情,就開始畫餅了。
沈青糊弄了他幾句,就把電話掛了。
他可不想簽了華宜。
……
華宜這番招攬,給沈青提了個醒。
讓他不得不慎重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之前,太河麥田的張路已經和沈青聊了不下五次,每次都極力勸他加入太河麥田。
其實太河麥田的實力很不錯,至少現在是……樸樹、沙寶亮、張椏東等人都在旗下。
簽約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處就是大公司有足夠的資源,能夠找到頂級音樂製作人,以及擁有更好的發行渠道。
但壞處也很明顯。
藝人要受到公司的製約,而且超過一半的收入要歸公司,扣稅後,到手三四成就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