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了個冷顫,好過癮啊~”
“俺也一樣,聽得渾身發酥,張靚影的嗓音條件太好了。”
“兄弟們,你們猜靚影能提前晉級六強嗎?”
“……”
周圍響起涼粉們的說話聲。
選手休息區,下一個要登場演唱的周筆唱坐立難安,有點想把衣服上貼的07號牌子撕掉。
俺為啥在張靚影後麵出場?!
如果待會超常發揮還行,如果發揮失敗,那不就成了張靚影起飛路上的墊腳石嗎?
其他選手,都用同情的目光看著周筆唱。
每個人都在暗自慶幸沒有和張靚影分在同一個小組。
至於李雨春,經過這段時間比賽,已經基本認清自己和張靚影的實力。
她看著觀眾席上的‘玉米’,暗暗道:“我必須要把後援會運營好,讓後援會發動粉絲支持我,要不然後麵會輸的太難看……”
……
“火在燒”
“燒成灰有多好”
“叫思……念,不少吵”
當唱到‘思念’時,張靚影的音色瞬間完成轉變,以邊緣發聲為主導,進一步深化了空寂、遼闊之感。
很多人都閉上眼睛聆聽。
有種站在青藏高原的山巔俯瞰風景的感覺。
“我相信,我已經快要”
“快要把你忘掉”
“跟寂……寞,再和好”
……
“哇,這是假聲嗎?”
“不是假聲,假聲有啥難度,是個人都能唱,張靚影剛才這幾句是典型的‘氣混聲’。”
“啥叫‘氣混聲’?”
“這你可就問對人了,我跟你講講……”
氣混聲技巧,一般來唱C4—G4高音。
比如某些舒緩的情歌,有高潮部分,如果你用很強的力道去唱,就和前麵有很強的割裂感,導致曲風不一致。
你用‘弱混聲’也表達不出情感。
而氣混聲在混聲中加入了氣流聲,既有高音的力量,也有在耳邊淺吟低唱的情感……是很多專業歌手的心頭好。
此時。
黑南也很感興趣。
他靠近柯怡敏,說道:“張靚影的嗓音條件真的沒話說,她在‘玩’這首歌……”
柯怡敏聳聳肩:“這首歌對她來說還是太輕鬆了,沒什麼壓力,但對於其他選手可就要命了。”
黑南說道:“看來,這一輪誰晉級已經很明朗了。”
柯怡敏:“……”
……
“得不到,也不要乞討”
“怎麼做,不需要彆人轉告”
“在餡得太深的海底”
“我也隻剩下我自己”
“……”
第二段主歌部分,張靚影又換了一種唱法。
她以胸聲主導,嗓音顯得更加的雄渾飽滿,傳達的情緒也更加的激昂有力。
這是很多歌曲慣用手法——兩遍主歌以不同的力道(技巧)演唱,目的就是告訴聽眾,歌曲的情感在逐級遞增。
其實。
不同的唱法並沒有高低之分,最終都是服務歌曲。
不一樣的唱法,隻是傳遞不一樣的氛圍而已。
眾所周知,聽歌手現場演唱和DVD錄像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驗,現場演唱更為震撼。
這一連串的炫技,聽在浙大音樂社的一群人耳朵裡,令他們如癡如醉。
氣混聲、胸聲、假聲、邊緣音、頭聲……切換太絲滑了,毫無阻滯感。
這,是每個歌手夢寐以求的技術。
陳梁等人經常因為這些難題,去請教音樂係的老師。
但張靚影都沒怎麼經過專業的學習,竟然能夠輕鬆掌握,這就是所謂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