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多頭絨泡菌城市道路規劃路線實驗!”
安博士借助好友的關係尋找到了一個城市的道路規劃路線圖。
用麥片代替地圖上城市的位置,分彆放置到對應的位置上。
多頭絨泡菌花了將近32個小時的時間,將所有的食物連接起來,而最終形成的路線則和路線規劃師規劃的路線幾乎相同。
安博士再次通過次實驗後發現,多頭絨泡菌規劃出來的路線圖甚至比實際的路線圖更加高效。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道路規劃路線圖是幾代工程學家聯合的智慧彙集而成,而多頭絨泡菌僅僅是花費32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數萬人幾十年的壯舉。
可怕至極,安博士第一次發現了多頭絨泡菌的智慧。
難道多頭絨泡菌比人類的工程學家更懂得城市的路線規劃交通嗎?
實驗四:“食物尋找實驗!”
對於多頭絨泡菌尋找食物的方法安博士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於是在多頭絨泡菌城市道路規劃路線實驗後又開啟了食物尋找實驗。
安博士將多頭絨泡菌放置在一側,然後在多頭絨泡菌麵前放置u字牆,而食物則是放置在u字牆的後方。
實驗很快開始,發現黏菌會向一個方向覓食,在沒有食物的方向上留下黏液,那麼有黏液的地方多頭絨泡菌就不會在走第二次了。
直到找到食物,黏菌就會像喪屍一般一擁而上。
安博士將黏液稱之為多頭絨泡菌的標記點,它們會依靠標記點上的信息素來判斷往哪個方向前進。
根據前麵的四個實驗,安博士可以感受的到這些多頭絨泡菌似乎有著“智慧”!
那麼這個沒有腦子的單細胞生物會不會也有記憶能力和人類的學習能力呢?
小學生都知道,把渦蟲切成兩半就會變成兩個渦蟲,而且分身之前的記憶是兩個渦蟲共有的,那麼多頭絨泡菌會不會也有著這樣的共性?
安博士通過實驗發現,多頭絨泡菌可以一分為二後再次保留記憶。
與此同時,多頭絨泡菌比渦蟲更加的強大,那就是把兩群多頭絨泡菌落放在一起,它們會合二為一,變成一個菌落。
那麼這個新的菌落是否有著兩個舊菌落共同的記憶呢?
於是安博士開啟了第五個實驗:“鹽橋實驗!”
多頭絨泡菌很討厭鹽,如果在多頭絨泡菌和營養凝塊之間搭建“高橋”。
多頭絨泡菌很快會和營養凝塊相遇,但是在高橋上塗滿鹽後,多頭絨泡菌就不會繼續前進了。
花了很長的時間,甚至達到十幾個小時才前進一二厘米。
安博士又連續做了十天的同樣實驗,多頭絨泡菌爬過鹽橋的速度也是一天比一天快。
直到第十天的時侯,實驗組的多頭絨泡菌產生極大的抗鹽性,其前進的速度已經和無鹽組的多頭絨泡菌落速度一樣快。
為了營養物質,多頭絨泡菌可以不再畏懼鹽塊。
安博士將不再厭惡鹽巴的“a”組多頭絨泡菌落切下一部分,與厭惡鹽巴的“b”組多頭絨泡菌結合,形成“c”組。
那麼“c”組是厭惡鹽巴還是不厭惡鹽巴?
安博士實驗之後,發現“c”組的多頭絨泡菌落不再畏懼鹽巴。
很明顯,就連小學生都知道,在合體時“a”組已經將不討厭鹽巴的記憶共享給了“c”組,“c”組擁有了“a”“b”兩組的全部記憶。
安博士將“c組分為很多份,“c”組的記憶依然全部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