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人如此激動地反駁我提出的意見,難不成是隻想享受當官帶來的榮耀地位,而毫絲毫不想為國家出力嗎?”
陸鶴璋最後的這一句,也算是敲打了在場所有想反駁的人。
他站在了道德製高點。
若是眾人再反駁,那就真成了他口裡的隻想享受當官的榮耀地位,半點不想為國家出力的人了。
出聲的那位黎大人被他懟的啞口無言,隻能憤怒的指著陸鶴璋:
“強詞奪理!”
“你這是強詞奪理!”
看著對方憤怒的樣子,陸鶴璋嘴角掛著一抹輕笑,隨後掃視了一圈殿裡的諸位大人。
“諸位大人覺得我提出的意見如何?”
“隻要大家人人都獻出一點力,到時候國庫就會豐盈,邊關的將士們有了足夠的糧草,自然就會很好的保衛國家,這才能使我朝百年基業延續啊。”
他的話音落下,滿朝文武百官有一半的人心裡都是不願意的。
進了他們口袋的銀子竟然還有掏出去的時候,真是從未聽說過如此荒謬的事情。
可是陸鶴璋那張嘴實在太能說,若是他們站出來反駁,指不定陸鶴璋又要指責他們不想為國家出力,不想國家好了。
殿裡沉默一片,都在等著皇帝的抉擇。
眾人覺得皇帝應該不會同意陸鶴璋提出這樣荒謬的事情來。
畢竟這個政策隻要一公布,涉及的利益太多,有很多人都不會願意。
不願意的人多了,到時候暴亂自然也多。
當皇帝的,想看見的是天下太平,恐怕不會想看見各位大臣鬨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陸更年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微臣覺得陸大人提的建議甚好,微臣附議。”
陸更年站了出來,有些真心為國家考慮的大臣,也覺得陸鶴璋提出的這個方法或許可行。
隻要國庫豐盈了,之後再提出種種政策,可能實施的也會快,對國家對百姓會更好。
於是也紛紛站了出來:“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隨著站出來的人越來越多,那些站著不動的人倒顯得有些異類了。
迫於無奈,他們也紛紛低下了頭,表示讚同。
看著這滿朝文武百官都啞口無言的樣子,皇帝心裡有些想笑,麵上卻鎮定的很。
“既然大家對戶部侍郎提出的想法沒有意見,那從今日起,陸愛卿負責起草文書,流程清晰以後,再上報給朕。”
“朕要在兩個月之內,讓政策下達到民間!”
“是。”
眾人齊刷刷應了一聲,隨後就退出了大殿。
陸鶴璋其實在朝堂上說的這些事兒,在家裡可半點都沒向陸更年透露過。
此時父子二人並肩往外走著,陸更年看著氣定神閒,已經能獨當一麵的兒子,心裡不知是喜是憂。
“璋兒,今天提出的這個建議確實是個為國為民考慮的好政策,不過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幾乎滿朝文武心裡都不願,你這樣是很招仇恨的。”
京城的這些官員,私下裡手段可狠厲的很。
若是整急眼了,指不定就會給兒子使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