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的一切都在陸鶴璋的安排之下。
在商量好了下一步要走的路以後,隔天陸父就朝著村裡放話了。
可以帶五個人去省城幫他家乾活,工錢也會按照個人的表現來給,願意去的可以來他家報名。
如今他們店鋪的規模還不是特彆大,招收進這5個人,已經非常夠了。
隻是僧多粥少,村裡想去省城發展的人那麼多,他們就給出了5個名額,這可讓村民們爭得頭破血流。
有些人想走捷徑,甚至還拿了很多過年都舍不得吃的東西來送禮。
就想著能讓陸家幫他們一把,帶他們去省城找一份謀生。
對於他們這些舉動,陸父也是哭笑不得,但同時心裡也有一些酸澀。
如果此時他們換一個角度,他們家變成了去求職的人,他估計也會如此。
對於那些送禮的人家,他委婉的拒絕了,選了幾個平日在村裡行為習慣較好,和他們家關係也不錯的人,然後他們便一起去了省城。
對於沒選中的那些人,陸父也不敢給他們太高的期待,隻是說日後若是他們能在省城長久的站穩腳跟,一定會回來回饋鄉親們的。
—
過完年回到省城的日子,他們家過的依舊和之前那樣。
店鋪關了幾天再開門,顯得有些冷清,但是每日的營業額也在他們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但是人少也有好處,他們從村裡帶來的那些人都還不明白店鋪的流程。
趁人少的這段時間,陸父便手把手的教起了他們,在店裡該如何招呼客人,哪些東西放在哪裡。
而陸鶴璋便趁這段時間,帶著家裡幾個適齡的孩子去找了學校。
安排好了孩子們的學校後,家裡的人也按照之前他在家裡的安排,要麼在店裡忙,要麼去考察倉庫,準備建立自己的飲料廠。
如今他們手頭有一部分餘錢,陸鶴璋想著與其老是租彆人的屋子,不如趁現在土地便宜,自己買土地來蓋房子。
這樣等他們租期到了以後,就可以搬到自己的屋子裡開設店鋪,到時候房子是自己的,他們的飯店位置就再也不用搬來搬去的了。
這能很好的留住客人。
對於他的這個提議,全家人都沒什麼意見,反而對於能在省城徹底紮根下來很是興奮。
於是陸鶴璋和父親一起去考察了幾塊地,最終選了幾畝地,買了下來。
這些地可以暫時先放在這,短期怕是開展不起來。
但是等日後建築行業徹底興了,這些地可是有大用處的。
隨後他們又趁著手裡的餘錢,去看了一些省城中央的屋子。
屋子破一些舊一些沒關係,他們主要的是想找地盤大的,哪怕日後自己去建設,土地和房子也都是自己的。
等買完這些下來,他們手上好不容易儲存起來的錢,也所剩無幾了。
這種財富積累起來,又迅速花光的感覺,讓陸父心裡迫切的想去賺錢。
轉頭又把重心都移到了店鋪那邊。
眼看著家裡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計劃走著了,陸鶴璋也找了個合適的時機,打算去沿海城市尋找下一個風口了。
隻是在臨走前,他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於是又把自己的幾個兄弟都找了過來。
“咱們的腿如今恢複的都差不多了,但是哪怕已經做過手術,但是咱們的腿日後終究會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