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景澄也聽到了連山信和賀妙君的談話,對於連山信想考公的想法,連山景澄從側麵勸退:“小信,你想入朝為官,可知道在咱們大禹,想做官有什麼辦法?”
“當然知道,要不然找人舉薦,要不然自己去參加科舉。”
連山信早就打聽過了
舉薦:名義上是為朝廷舉薦賢才,可以不通過科舉,直接入朝為官,表麵目的是為了防止野有遺賢。
“舉薦這條路,你是走不通的。”連山景澄提醒道:“咱們家就是普通家庭。”
連山信瞥了連山景澄一眼,吐槽道:“那還不是你不夠努力,你要是江州刺史,我就是被舉薦的賢才。”
連山景澄也沒反駁,隻是笑嗬嗬的繼續道:“那就隻剩下科舉這條路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科舉的。想考科舉,得有書院的出身。”
“我知道。”
想考公也得有大學畢業證書。
本質上沒有區彆。
山東人一聽就懂。
“我們江州就有一座千年傳承的書院——白鹿洞書院,隻要我進入白鹿洞書院,就可以借助白鹿洞書院的出身去考科舉了。而且白鹿洞書院作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文武雙修,每一屆首席弟子都能得到一枚凝氣丹。我若是能得到凝氣丹,便可以跳過通脈境,直接凝結真氣,成為第三境的武者。”
雖然連山信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天賦帶到修仙界,但修仙者確實難尋,他從小到大一個都沒見過。
根據他的了解,就算是朝廷內部,估計也就一兩個可以人儘敵國的陸地神仙,輕易是見不到的,更彆說能得到對方的傳承了。
所以退而求其次,繼續自己的武俠夢也未嘗不可。
他就是這麼好說話。
連山景澄一言難儘:“凝氣丹隻有‘天師’能煉製,白鹿洞書院每年也隻能分到兩枚。一枚凝氣丹,就能製造一位凝氣境武者。如此靈丹,小信你認為你有希望拿到?”
“每一屆白鹿洞書院首席,都能拿到一枚凝氣丹。隻要我加入白鹿洞書院,成為首席弟子,自然能拿到。”
連山信的自信,絲毫沒有感染連山景澄。
連山景澄搖頭道:“且不說要成為白鹿洞書院的首席弟子有多難,單單考入白鹿洞書院就已經很難了。咱們家隔壁商會屈會長的獨子,連續考了兩年白鹿洞書院都沒考上。你和他的讀書成績,也就在伯仲之間。至於靠武道成績進入白鹿洞書院,至少也得20歲以下的通脈境才行,你才鍛體境。”
連山信不以為意:“屈會長也應該反思,為什麼他獨子考兩年都沒考上白鹿洞書院?還不是因為他錢不夠多。但凡他是江州首富,用錢砸也能砸開白鹿洞書院的大門。”
連山景澄:“……兒子,現在看來,你確實適合入朝為官,但為父確實不夠努力啊。”
“沒事,你們倆不拖我後腿就行了,進書院還是要靠我自己。”
連山信在今天之前,從來沒有放棄過靠自己習武,萬一有奇跡呢。
但魯迅先生說過,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著名“情報販子”謝若林有句經典台詞:“兩根金條放在這裡,你告訴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齷齪的?”
連山信現在也想通了:“兩個凝氣境武者,一個靠自己的努力修成的,一個靠嗑藥嗑出來的,結果不是一樣嗎?”
十八歲之前,他可以相信努力就有收獲。
現在他十八歲了,長大了,是時候相信嗑藥大於努力了。
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嗑上藥。
對此,他有提前做兩手準備。
而對連山信的自信,連山景澄與賀妙君都不是很理解。
兩人在醫館裡嘀咕。
賀妙君:“小信這些年大半精力都用在習武上了,還要分出時間來和你學醫。讀書雖然也算用功,但確實分身乏術,也就是一般成績,他哪來的信心能考入白鹿洞書院?”
連山景澄想了想,自信道:“夫人放心,小信這孩子隨我。”
“怎麼說?”
“盲目自信。”
賀妙君:“……”
“等他被白鹿洞書院拒絕,就知道乖乖繼承咱家的回春堂才是最好的選擇。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都是話本上的故事,對於我們這種普通百姓來說,平凡才是福氣啊。”
連山景澄的話,得到了賀妙君的讚許:“不錯,平凡才是福氣。兒子名字取錯了,他太普信了。”
在他們逐漸放心下來的同時,醫館走進來一個青衣書生。
“請問是妙手回春的連山大夫嗎?”書生開口問道。
連山景澄醫術不錯,在江州也算是小有名氣,經常有人慕名前來求醫。尤其是某次他展露了能讓男人重振雄風的醫術後,“回春堂”的生意好了五倍。
連山景澄自然笑臉迎人:“公子找我?”
這人看著有點眼熟,連山景澄懷疑對方是回頭客。
小小年紀,就有隱疾了?
現在的年輕人都虛的這麼早嗎?
“不,我找令公子。”
連山景澄一愣:“找小信?你找他做什麼?”
“白鹿洞書院即將納新,我奉家師之命,特來給信公子送錄取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