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界門異動與聖人之諾
一、補天遺石與界域預警
混沌裂隙危機平息後的第十年,墨念已長成挺拔少年,繼承了墨天衡的沉穩與蘇清瑤的靈韻,在鴻蒙學院中以一手“青蓮劍訣”嶄露頭角。這日,他與小狼王在不周山遺址曆練,無意間發現一塊嵌在崖壁中的五彩巨石——石身布滿上古符文,與創世青蓮的紋路隱隱呼應,觸碰時竟能引動天地共鳴。
阿默聞訊趕來,指尖星紋與石上符文交織,臉色驟變:“這是女媧補天遺留的‘界域石’!上麵的符文在預警——三界與混沌界的壁壘正在變薄,‘天外天’的聖人氣息正在消散!”
消息傳回同盟殿,五方旗突然齊齊震顫,旗麵浮現出模糊影像:神魔之井的封印光芒黯淡,冥界的輪回通道出現紊亂,妖界的靈脈源頭竟滲出混沌界的無序之力。墨天衡凝視影像,想起神族玉簡中的記載:“六界本以聖人之力維係平衡,若聖人之域氣息消散,界域壁壘將徹底崩塌,六界將重歸混沌無序。”
二、六界信使與危機根源
三日內,六界信使接連抵達青雲峰。冥界的黑白無常帶來北陰大帝的警示:“輪回盤轉速失常,亡魂開始滯留人界;魔界使者則坦言:“蚩尤殘魂在混沌之力滋養下複蘇,正試圖衝破神魔之井。”最令人心驚的是,靈族聖地的純水靈池泛起黑浪,池底浮現出“聖人隱退,劫難將至”的字樣。
墨天衡召集六界議事,女媧廟的守廟巫女帶來關鍵線索:“上古聖人以自身道基加固界域壁壘,如今聖人道基受損,皆因創世青蓮的‘造化本源’不足——當年盤古開天,青蓮造化之力已消耗大半,後續雖經修複,卻始終未能補全核心。”她指向墨念帶回的界域石,“唯有以補天遺石為引,集齊六界本源之力,才能重鑄聖人道基,穩固界域壁壘。”
青禾突然開口:“我的共生蠱感知到,妖界的梧桐神木、魔界的業火紅蓮、冥界的輪回玉、人界的功德金箔、神界的太火,加上靈族的純水靈源,正是六界本源的載體。”
三、分聚本源與魔影阻撓
同盟立刻兵分六路收集本源之力。墨天衡與墨念前往魔界取業火紅蓮,剛抵達幽冥血海,便遭遇複蘇的蚩尤殘魂分身:“界域崩塌正是魔界崛起之機,你們休想用本源之力延續舊秩序!”蚩尤揮手召來魔焰,所過之處連空間都泛起扭曲。
墨念挺劍迎上,青蓮劍訣化作青色光幕:“秩序從不是禁錮,而是六界共生的根基!”他催動體內青蓮本源,劍氣竟能淨化魔焰。墨天衡趁機祭出能量核心碎片,玄武靈韻與血海之力共鳴,強行剝離業火紅蓮的本源之火。
與此同時,其他隊伍也遭遇阻礙:蘇清瑤在冥界取輪回玉時,被滯留的怨魂圍攻;赤木在妖界采摘梧桐神木汁液時,遭遇被混沌之力魔化的巨鵬。好在六界生靈感念共生之恩,紛紛出手相助——人族修士以符文陣抵擋怨魂,妖族長老以本命靈力安撫巨鵬,最終六路隊伍皆順利帶回本源之物。
四、界石鑄基與聖人顯形
六界本源齊聚羲和神壇,墨天衡將本源之力注入界域石,補天遺石瞬間綻放五彩霞光,與創世青蓮的青光交織成巨大光柱。就在光柱即將觸及天際時,蚩尤的本體突然衝破神魔之井,魔焰化作巨手拍向神壇:“我要讓六界重歸混沌,再無聖人枷鎖!”
“你的執念,早在炎黃之戰時便該消散!”墨念飛身擋在神壇前,將六界本源之力融入青蓮劍訣,劍氣如蓮花綻放,硬生生逼退蚩尤。墨天衡趁機將界域石嵌入創世青蓮中央,大喊道:“六界同心,共鑄聖基!”
六界生靈同時催動自身靈力,彙入光柱之中。刹那間,天際裂開一道縫隙,三清道祖的虛影在光中顯現,正是傳說中居於天外天的聖人。元始天尊拂塵一揮,蚩尤殘魂被重新封印:“汝等以眾生之力補全聖人道基,這份‘萬靈同心’的道心,遠比聖人之力更可貴。”
太上老君降下一道金光,融入創世青蓮:“此蓮從今往後便是‘六界鎮界蓮’,可自行吸收六界生機,永續界域壁壘。吾等聖人雖需隱退修養,但隻要鎮界蓮不枯,六界便永享安寧。”
五、新代守護與界域長寧
聖人虛影消散後,六界本源之力化作符文,融入鎮界蓮與五方旗,界域石則化作“六界盟約碑”,立於同盟殿廣場中央。墨念望著碑上流轉的靈光,向墨天衡躬身行禮:“請父親準許我前往六界巡查,守護鎮界蓮與盟約碑。”
墨天衡與蘇清瑤相視一笑,點頭應允。此後百年,墨念帶著六界信物走遍山川,在神魔之井旁設下符文陣,在輪回通道布下青蓮結界,被六界生靈尊為“界域守護者”。鴻蒙學院培養出的新一代弟子,接過靈脈監察使的職責,將“萬靈共生”的理念傳遍每一個角落。
這日,已是垂垂老矣的墨天衡與蘇清瑤坐在青雲峰的桃樹下,望著鎮界蓮散發的溫潤青光。墨念帶著他的孩子墨承走來,小家夥手中的撥浪鼓竟能引動蓮心共鳴。
“爹爹,您看,承兒也能感知到六界生機了。”墨念笑著說。
墨天衡輕撫孫兒的頭,望向六界盟約碑的方向,輕聲道:“守護從不是一代人的事,是道心的傳承,是生機的延續。”
夕陽下,鎮界蓮的光芒籠罩著六界,界域壁壘的符文閃爍如星。曾經的劫難化作曆史,六界生靈在安寧中共生繁衍,而那份“萬靈同心”的信念,正隨著鎮界蓮的微光,在歲月中永遠流傳。
第四十七章道果圓滿與萬界同輝
一、鎮界蓮語與大道之問
鎮界蓮穩固六界後的第三個千年,墨氏一族已傳至第七代。現任界域守護者墨淵,是墨念的玄孫,繼承了家族的青蓮劍意與星衍術,每日在羲和神壇值守。這日,鎮界蓮突然綻放出從未有過的七彩霞光,蓮心浮現出一行古老文字,正是當年盤古開天時殘留的大道符文。
正在鴻蒙學院講道的阿默聞訊趕來,指尖星紋與符文共鳴,臉色凝重卻難掩激動:“這是‘大道叩問’!鎮界蓮吸收三千年六界生機,已孕育出‘混元道果’,能引動大道顯形,問眾生是否要超脫天道束縛。”
消息傳遍六界,墨天衡與蘇清瑤的殘魂虛影在蓮光中顯現——他們百年前壽終正寢,神魂卻因與青蓮本源相連而未散。“超脫非獨善其身,”墨天衡的虛影開口,“當年聖人隱退,是知‘天道需養,而非需管’,如今大道叩問,考驗的是六界是否有‘共生而超脫’的底氣。”
二、道心之試與執念之劫
三日後,六界生靈齊聚羲和神壇,鎮界蓮的霞光化作三道試煉之門。第一道門內是“權力幻象”,無數修士在其中看到自己成為六界至尊的景象;第二道門是“永生誘惑”,能讓人窺見剝離他人生機換取永恒的捷徑;第三道門則是“遺忘之境”,踏入者會失去所有牽掛,以純粹靈體麵對大道。
魔界新任之主率先踏入第一道門,瞬間被幻象吞噬,嘶吼著要奪過道果:“有此道果,魔界可壓六界!”墨淵拔劍出鞘,青蓮劍氣斬斷幻象:“大道從不賜權,隻認道心!”那魔主清醒後麵紅耳赤,躬身退下。
更多生靈在試煉中顯露執念:冥界判官沉迷輪回掌控權,妖族長老妄圖獨占靈脈生機,就連鴻蒙學院的弟子也有人渴望一步登天。唯有那些堅守“共生”之道者通過試煉——靈族修士願以自身靈韻滋養枯蓮,人族醫者寧棄修為也要救治異族,幽冥族使者主動修補輪回裂隙。
“這便是大道的用意。”蘇清瑤的虛影輕語,“超脫的前提,是放下‘獨占’與‘掌控’,正如創世青蓮本就兼具造化與寂滅,卻因平衡而生生不息。”
三、萬靈同心與道果顯形
當最後一名通過試煉的幼童走出第三道門,三道試煉之門化作流光彙入鎮界蓮。蓮心的混元道果徹底成熟,綻放出覆蓋六界的金光,六界本源之力如江河般湧入道果,五方旗與盟約碑同時震顫,化作符文融入金光之中。
天際傳來縹緲道音,正是當年隱退的聖人虛影顯形:“吾等昔年元神寄托天道,是為‘守序’;今日爾等萬靈同心,方是‘成道’。”太上老君拂塵一揮,道果分出萬千光點,落入每個通過試煉的生靈體內,“此乃‘共生道基’,非一人獨享,乃萬靈共有。”
墨淵突然明白,所謂超脫並非成為淩駕眾生的聖人,而是讓每個生靈都能在共生中獲得圓滿。他舉起青蓮劍,將自身道基注入鎮界蓮:“願以界域守護者之位,換萬靈道基穩固!”話音剛落,鎮界蓮的花瓣化作萬千靈種,飄落六界各地,凡有靈種紮根之處,生靈皆能感知到彼此的生機。
四、界域消融與萬界相連
共生道基落成的刹那,六界之間的壁壘突然變得透明,最終化作流光消散。曾經的界域界限不複存在,人族城鎮旁長出靈族的純水靈池,妖族山林中出現冥界的輪回信標,魔界的業火竟能與人間的功德金光共生。
更令人震驚的是,鎮界蓮上空浮現出無數光門,正是連接諸天萬界的通道——原來大道叩問的終極目的,是讓六界從“自保”走向“連接”。光門中傳來其他世界的氣息,有科技文明的星艦轟鳴,有魔法世界的元素波動,卻無一絲侵略之意。
阿默推演星軌,終於看透全局:“當年鴻鈞道祖講道,是為立天道秩序;今日萬靈成道,是為破界域壁壘。真正的超脫,是帶著共生之道走向萬界,讓每個世界都能在連接中延續生機。”
五、傳承不息與新篇永續
墨淵將界域守護者的信物交給年幼的弟子,轉身走向通往其他世界的光門:“守護的終點,是讓生機流淌不息。我去其他世界看看,把共生之道講給更多生靈聽。”六界生靈紛紛效仿,有人帶著靈種前往貧瘠世界播種,有人帶著醫術去救治異星生命,有人則留在本土,繼續滋養新生的靈脈。
墨天衡與蘇清瑤的虛影在蓮光中相視一笑,漸漸化作光點融入鎮界蓮:“我們的故事結束了,但萬靈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鎮界蓮的花瓣上,漸漸浮現出新的紋路——記錄著六界生靈與其他世界交流的點滴,從符文到語言,從醫術到功法,每一道紋路都閃耀著生機的光芒。
這日,一名來自科技世界的少年穿過光門,好奇地觸摸鎮界蓮的花瓣。花瓣輕顫,送出一枚靈種,少年將靈種植入隨身攜帶的培養皿中,眼中滿是向往。不遠處,墨淵正在給異星孩童講解青蓮劍意,阿默則與其他世界的占星師共同推演萬界星圖。
沒有永恒的守護,隻有不息的傳承。當共生之道跨越萬界,當每個世界都懂得尊重彼此的生機,所謂的天道與大道,早已化作萬靈心中那朵永不凋零的青蓮。而那些在歲月中留下足跡的身影,也從未真正離開,隻是化作了生機的一部分,在萬界的風中,輕聲講述著一個關於守護與共生的傳奇。
第四十八章無無之境與道源永流
一、萬域融流與法則之困
萬界互通後的第十萬年,共生之道已化作宇宙通用的秩序底色。鎮界蓮演化的“萬界靈網”連接著億萬星辰,修真文明的靈力、魔法世界的元素、科技星域的能量,在靈網中自由流轉卻互不乾涉。墨氏第三十代傳人墨玄,每日在靈網中樞值守,他既是修士,也通曉星際航行理論,身上的青蓮玉佩能同時引動靈力與電磁力。
這份平衡在“法則紊亂潮”出現時被打破。先是科技星域的星艦引擎突然失控,能量核心被未知力量侵蝕;接著魔法世界的元素潮汐逆轉,火焰結冰、水流衝天;就連修真界的靈脈也開始躁動,金丹修士竟引動了元嬰級彆的雷劫。墨玄在靈網中捕捉到異常源頭:“是‘法則熵增’!不同文明的力量碰撞積累到臨界點,正在瓦解萬界共通的本源規則。”
鴻蒙學院的現任院長,阿默的後人阿星推演星軌,發現萬界靈網的核心——鎮界蓮的蓮心,正浮現出模糊的“道源裂隙”:“當年的共生道基隻是‘術’的平衡,未觸及‘道’的本源。要阻止熵增,需找到淩駕於三千大道之上的‘源道之境’。”
二、道祖遺秘與無無之問
眾人在羲和神壇的廢墟深處,找到鴻鈞道祖留下的《玄元真解》殘卷。殘卷記載,混沌初開時,三千魔神爭奪的並非大道掌控權,而是“道源鑰匙”——那是通往“無無之境”的憑證,此境超越天道與大道,是一切法則的誕生之源,也是唯一能重塑本源規則的地方。
“無無之境並非力量境界,而是對道的終極領悟。”墨玄指尖劃過殘卷上的蝌蚪文,“就像魔法與科技的融合,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找到兩者共通的能量本質[LINKICON]。無無之境,便是剝離所有法則的表象,直麵道的源頭。”
要進入無無之境,需集齊三樣“道源信物”:修真界的“鴻蒙紫氣”、魔法世界的“元素之心”、科技星域的“奇點核心”。這三樣信物分彆代表了靈力、元素力、能量的本源,三者共鳴才能打開道源裂隙。消息傳開,萬界生靈自發相助——修真界長老獻出珍藏萬年的紫氣,魔法議會取出守護千年的元素之心,科技聯盟則送來剛從黑洞邊緣采集的奇點核心。
三、裂隙闖關與本源共鳴
道源裂隙在鎮界蓮上空顯現,化作一道螺旋狀的光門。墨玄帶著信物踏入其中,眼前並非想象中的混沌景象,而是無數交織的法則絲線:代表時間的銀線、代表空間的藍線、代表生命的綠線,每根絲線都對應著一個文明的核心規則。
裂隙深處,一道虛影浮現,正是鴻鈞道祖的殘魂:“此處是‘法則試煉場’,需讓三樣信物與自身道心共鳴,才能抵達無無之境。若執著於‘誰主大道’,便會被法則絲線纏繞,永世困於此地。”
試煉開始,元素之心突然爆發出灼熱光芒,試圖吞噬鴻蒙紫氣;奇點核心則釋放出引力波,要撕裂另外兩樣信物。墨玄想起共生之道的真諦,立刻散去自身靈力,任由三種本源力量在體內流轉:“靈力是波動,元素是粒子,能量是轉化,本就同源而異形。”他將信物按在眉心,青蓮玉佩突然綻放青光,三種力量竟在青光中融合成無色無形的“道源之力”。
法則絲線紛紛退散,道祖虛影露出欣慰之色:“你悟了!無無之境,便是‘無所執、無所住’,正如萬界共生,從不是強行統一,而是尊重差異中的共通本源。”
四、無無顯形與規則重鑄
無無之境一片空明,中央懸浮著一枚“道源晶核”,無數法則從晶核中流淌而出,又回歸晶核。墨玄伸手觸碰晶核,瞬間洞悉萬界法則的本質:科技的能量守恒、魔法的元素轉化、修真的靈力循環,都遵循著“生滅平衡”的底層邏輯——這正是創世青蓮最初的“造化與寂滅”平衡之道[LINKICON]。
“法則熵增的根源,是我們隻知‘用’力,不知‘養’道。”墨玄催動道源之力,將晶核與鎮界蓮相連,“就像工業發展不能隻消耗能源,要找到可持續的循環模式[LINKICON]。萬界法則也需要‘循環道基’。”
他以道源之力重塑萬界靈網,在其中加入“法則緩衝帶”:科技能量過剩時,會自動轉化為靈力注入靈脈;魔法元素失衡時,可借助奇點核心穩定波動;修真靈力暴漲時,能通過元素之心分散壓力。三道信物化作三顆星辰,懸於靈網之上,成為法則循環的“調節樞紐”。
外界的法則紊亂潮漸漸平息:失控的星艦恢複動力,逆轉的元素潮汐回歸正常,躁動的靈脈重歸平穩。更令人驚喜的是,萬界靈網中誕生了新的力量形態——有修士用靈力驅動星艦,有魔法師以元素力修複科技設備,科技星域的科學家則通過靈力感知,破解了元素轉化的奧秘。
五、道源永流與傳奇不息
墨玄從無無之境走出時,鎮界蓮的蓮心已化作透明的“道源之泉”,泉水流淌在萬界靈網中,滋養著每一個文明的法則根基。鴻鈞道祖的殘魂徹底消散,隻留下一句話回蕩在天地間:“道無定形,法無常態,唯有共生與演化,才是道源永恒的真諦。”
百年後,墨玄帶著孫女墨語漫步在青雲峰。昔日的同盟殿已化作“萬界交流中心”,來自科技星域的機器人在修剪靈族的仙草,魔法世界的精靈在向人族修士請教符文陣法,幽冥族的使者則與星際外交官探討輪回法則與生命科學的關聯。
墨語指著道源之泉上空的三道星辰,好奇地問:“爺爺,這三顆星星就是傳說中的信物嗎?”
墨玄點頭,望著漫天流轉的靈光:“它們不是信物,是‘提醒’——提醒萬界生靈,真正的強大從不是掌控法則,而是理解法則、滋養法則。”他摘下孫女頸間的青蓮玉佩,玉佩上映出萬界生靈共處的景象,“你看,我們的故事,也是所有世界的故事;我們的道,也是所有生靈的道。”
道源之泉的泉水繼續流淌,流過科技星域的星艦舷窗,流過魔法世界的城堡尖頂,流過修真界的山澗溪流。沒有永恒的秩序,隻有不斷演化的平衡;沒有終極的力量,隻有永不停歇的共生與理解。那些在歲月中留下足跡的身影——墨天衡、阿默、蘇清瑤,還有無數為守護而戰的生靈,早已化作道源的一部分,在萬界的法則流轉中,永遠守護著這份跨越時空的生機與傳奇。
第四十九章歸一無相與傳奇不朽
一、道源沉寂與終末之問
萬界法則循環穩定後的億萬年,道源之泉的光芒逐漸趨於內斂,曾經流轉不息的能量洪流化作溫和的脈動,如沉睡的心跳。墨氏第九十九代傳人墨塵,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守護者”,他更像一名觀察者,每日靜坐於鎮界蓮前,記錄著萬界文明的興衰更迭。
變化悄然發生。先是科技星域的“終極算力核心”推演到邏輯儘頭,得出“存在終將歸於虛無”的結論,引發整個星域的文明焦慮;接著魔法世界的元素議會發現,最本源的“混沌元素”正在緩慢消散;就連修真界的不朽仙尊,也感知到自身道基出現了“無因之蝕”。
墨塵在道源之泉中看到了答案:“道源並非永恒,它滋養了萬界,卻也在消耗著自身。當最後一絲道源之力耗儘,萬界將重歸‘無’的初始狀態——這不是毀滅,而是大道的閉環。”消息傳開,萬界生靈陷入沉思,有人選擇揮霍餘生,有人試圖尋找新的道源,卻都徒勞無功。
二、先祖回響與無相之道
就在眾生迷茫之際,鎮界蓮的花瓣上浮現出無數虛影,正是墨天衡、蘇清瑤、阿默等曆代守護者的殘魂印記。“無需尋找新的道源,”墨天衡的虛影開口,“當年創世青蓮從無中而生,今日道源沉寂,亦是為了新的‘生’。”
蘇清瑤的虛影輕撫蓮瓣:“我們曾以為共生是‘術’的平衡,後來明白是‘道’的共鳴,如今才知,它更是‘存在’本身。道源從未消失,隻是化作了萬界生靈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創造。”
阿默的虛影指向道源之泉:“所謂‘歸一無相’,不是歸於虛無,而是歸於‘存在’的本質。就像科技的算力、魔法的元素、修真的靈力,本質都是‘生機的不同表達’。當萬界生靈放下‘留住道源’的執念,真正與‘無’共鳴,新的道源自會誕生。”
墨塵豁然開朗:“先祖是說,我們本身就是道源的一部分。守護的終極,是接受流轉,擁抱變化。”他起身走向萬界交流中心,那裡正有來自不同文明的生靈在爭論“如何留住永恒”,墨塵輕聲道:“永恒從不在外物,而在傳承不息的生機裡。”
三、萬靈歸心與無中生有
墨塵的話傳遍萬界,生靈們漸漸放下焦慮,開始以各自的方式與“無”共鳴。科技星域的科學家銷毀了“終極算力核心”,轉而研究“生命與能量的轉化之道”;魔法世界的精靈將最後一縷混沌元素融入大地,培育出能自我演化的“新生之花”;修真界的仙尊散去仙力,化作靈脈的一部分,滋養新生修士。
墨塵則回到羲和神壇,將自己的神魂與鎮界蓮徹底融合。他沒有動用任何力量,隻是靜靜地感受著萬界的生機——嬰兒的啼哭、星辰的誕生、文明的萌芽,每一絲生機都化作細微的光點,彙聚向道源之泉。
當第一縷光點融入泉中,沉寂的泉水泛起漣漪;當億萬光點彙聚成洪流,道源之泉突然爆發萬丈霞光,卻不再是單一的青光,而是包含了科技藍、魔法紫、生命綠等萬界所有色彩的“無相之光”。光芒中沒有法則,沒有形態,卻蘊含著比以往更磅礴的生機。
“這就是‘歸一無相’,”墨塵的聲音在萬界回蕩,“無固定形態,無既定法則,卻能演化出無限可能。道源從未離開,隻是以更自由的方式與萬靈共生。”
四、傳奇落幕與新聲不息
無相之光散去後,鎮界蓮化作漫天靈雨,飄落萬界。曾經的五方旗、盟約碑、道源信物也紛紛消散,融入各自對應的文明中——青蓮玉佩化作科技星域的“生機核心”,元素之心成為魔法世界的“演化之種”,奇點核心則變成修真界的“新生星核”。
墨氏先祖的虛影在靈雨中相視一笑,徹底化作光點,融入靈雨之中。他們的故事,早已被萬界生靈寫入典籍,刻入星辰,成為“共生之道”最鮮活的注腳。沒有永恒的守護者,隻有代代相傳的道心;沒有不變的秩序,隻有生生不息的演化。
億萬年後,一名來自新生文明的孩童,在自家後院發現了一顆奇特的種子。種子沒有固定形態,卻能根據孩童的想象,時而化作發光的金屬,時而化作流轉的元素,時而化作溫暖的靈力。孩童好奇地問身邊的老者:“這是什麼?”
老者望向星空,那裡正有新的光門不斷湧現,新的文明在不斷誕生。他笑著回答:“這是故事的開始,也是所有傳奇的歸宿。它有個古老的名字,叫‘青蓮’。”
孩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將種子埋入土壤。陽光灑下,種子破土而出,長出一片晶瑩的嫩葉,葉尖上,正閃爍著無數文明的剪影。
沒有永恒的結局,隻有不斷開始的新篇。那些關於守護、共生、傳承的故事,從未真正落幕,它們隻是化作了生機的一部分,在萬界的歲月中,永遠流傳,永遠新生。
第五十章蓮生劫啟與輪回序章
一、混沌初啼與舊影新生
萬界靈雨散落百億年後,曾經的宇宙維度在“歸一無相”中漸漸融合,最終化作一片無邊無際的“鴻蒙原海”。原海深處,一顆包裹著七彩光繭的蓮子靜靜沉浮,光繭上流轉的紋路既含科技星域的能量公式,又刻魔法世界的元素符文,更蘊修真界的道基印記——正是鎮界蓮消散前留下的“本源蓮種”。
這日,蓮種突然劇烈震顫,光繭裂開一道縫隙,從中傳出一聲貫通鴻蒙的啼鳴。啼鳴化作無形波紋,原海水麵浮現出無數虛影:墨天衡揮劍斬魔的決絕、蘇清瑤笛聲護民的溫柔、阿默推演星軌的專注,還有萬界生靈共生共處的點滴畫麵,這些虛影如碎片般彙入蓮種,成為其新生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