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準時落下,所有人成了犧牲品。
可祖父那天對她說“太子還是將你保了下來,我用我的命,還有這些年和他的交情,換你成太子妃!以後大明的君主,還是胡家的血脈!”
“記得,你是胡家的人。”這是祖父最後一句話。
之後,她雖然還活著,但並沒有接觸太子的機會了,她被賞給了太子門下的小官,藍春!
她彷徨,不知道該怎麼做,是就此苟活,還是找機會聯絡太子,看能否博得富貴。
但和藍春的相處中,她深深的被藍春這不一樣的人所吸引,他讓她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不再是高高的牆與門,而是世間百態,她也第一次,遇見了書上所說的君子。
怎麼辦?
直到她進了宮,上好的機會擺在她麵前,就連那尊貴的儲君,都在向她招手,她想起了祖父的話,猶豫了。
是儘可能的成為太子妃,以後天下最高貴的女人,還是放棄仇恨和一直的所作所為?
她想起來了藍春的話。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她問。
“為自己而活唄,雖然自私,卻無比的快樂!”他答。
她認同,將事情一五一十的和後宮之主,馬皇後說明,她不想成為以色誤國的女人,那隻不過是鬥爭的犧牲品。
她讀了不少書,學了不少知識,但如果都是用來服務男子,就算是天下最尊貴的男人的,她也不願意。
她更不想,從一個高牆,走到另一個更高的牆裡麵!
故事不長,也不難講。
但太子朱標聽完,卻覺得是天大的笑話。
藍春聽完也是暗暗咂舌,胡惟庸那算計權謀的心思讓他佩服,能把主意打到儲君身上,也是一種深謀遠慮了。
真要是朱標成了大明帝國的第二任君王,那胡家就將成為大明的第一外戚,那他的位置就比誰的都要穩重了。
更彆提以後的富貴了,雖說無論君子還是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但這也隻是片麵之詞。
曆史上有名的權臣,隻要沒有被政敵給打敗,或者被清算,哪個不是傳承下去,成為世家大族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地主。
但他再怎麼算,也算不過朱元璋,不喜歡以後嫡長孫母族太過強勢,那樣隻會養虎為患。
終究到底,一個龐大的王朝,滅亡的原因歸為三類,內憂、外患、矛盾!
內憂,宦官當政、外戚奪權、朝堂黨爭加腐敗,經濟問題和政策問題在其次。
外患,不止在強大的外敵,也有災害的原因參與其中,華夏終歸還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
前麵兩類,成了致命點的導火索,點燃了統治階級和農民階級最根本的矛盾。
內憂分的很細致,甚至連皇帝不理朝政,也能算作一點,但都是小問題,無非是哪處壞死了,妥當治療或者直接剔除,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可若是內憂加外患,那這個王朝就直接暴雷了,很快就會產生劇烈的矛盾。
朱元璋結束了蒙元政權的統治,恢複了漢家統治,也隻能摸著前朝的石頭過河。
他隻能儘量避開那些大問題,其中,就有外戚這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