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全炸平,搞個操場,還有那邊,做個下山的樓梯。”
藍春在書院工地指點江山,說是書院,其實藍春就是按照大學的基本建築造的,兩棟教學樓,一棟宿舍樓加食堂,還有操場和廣場,其他的等以後擴建吧。
後山本就不高,山頭炸平也就成了坡,學校就這樣修在坡頂,周圍全是山,自然景觀非常舒適。
主教學樓為回字形,一層將近四十個教室,藍春打算修五層,其中還包括大禮堂等公共設施。
現在地方決定了,藍春又煩惱生源從何而來?最近一次科舉在洪武十五年,正是今年八九月份。
朱元璋能成為276年天下的大明王朝開國皇帝,首先就是因為他最大程度地獲得了儒生的助力。
朱元璋建立明朝,即於洪武三年1370年)詔開科舉,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勿得與官”。
朱元璋不久又認為所取舉人進士少實才,朱元璋宣布停罷科舉,科舉一停達十年之久。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又宣布恢複科舉。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公布《科舉成式》,基本製定了明朝此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科舉成文法規。清朝大體照搬明朝成例,明清科舉一脈相承,達五百多年,世人稱呼其為“八股取士”。
明清時代的科舉成為一個層次、等級、條規、名目繁多苛嚴的龐大體係。明清科舉有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其中往往又分層次。
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舉,此外絕無實用價值。八股文又稱製義或製藝。《明史·選舉誌》說是朱元璋和劉基訂立的八股文。顧炎武則說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更有人將其源頭遠溯至北宋經義。八股文形成過程很長,大約定型於明朝中葉成化年間。
這就導致了書生越學越死,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成為了對書生的印象,考試的東西成為死的了,這又能有什麼用呢?不過是隻用來考試罷了。
但唯一一點,是對下層學子,提供了一個足夠的上升渠道,當官的人也不再局限於世家大族,統治階層的多樣化,使得考慮的事情,也就更全麵些。
藍春決定要打破它!隻從過去的文章,是推斷不出未來的走向的。
“宋老爺子,午睡了嗎?”藍春問著宋濂的書童,那位近五六十歲的老大爺。
老大爺點了點頭,輕聲問道:“藍公子有急事嗎?”藍春搖了搖頭,決定等宋老先生起床了再商量。
藍春有個大膽的想法!
進京趕考的都是舉人和秀才,舉人會試考中後,才是貢士,貢士通過殿試後才是進士,進士的排名全看皇帝的個人意願。
如果說秀才相當於本科生,那是一點都不誇張,秀才之前的童生才等同高中,而且還是重點的。
舉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秀才考進,另一種,就是國子監的監生,通過保送或者恩賜,成為舉人,就像是藍春的小叔叔一樣,基本都是保送生。
藍春此時想起來了楊士奇,他好像也是,純純憑借才能,成為的保送生。
“少君,何事啊?”宋濂老先生午睡剛起,連頭發還沒有紮起來,一頭白發隨意披散著。
宋濂老先生身邊的書童,給他梳理著頭發,藍春主動泡茶,宋濂的茶葉是他的學生給送的,上好的嫩毛尖。
宋濂端起來藍春沏好的茶,品了一口,期間,兩人一句話也沒說,宋濂仿佛知道藍春所求甚大,但他還是飲了藍春的茶。
“藍春,藍少君請求太史公出山。”藍春起身作揖,深深的鞠躬。
藍春想讓宋濂當他的書院的院長,以宋濂的地位,那可以說是明初文人的一麵旗幟,宋濂今年七十一,不知可否?
文人最看重的就是臉麵,尤其是年紀越來越大,就更加珍惜羽毛了,晚節不保的事經常發生。
“老朽行將就木,怕是動彈不得了。”宋濂喝著茶,感歎著,確實如此,藍春也不能說什麼,七十歲已經是古稀之年了。
藍春抬起了頭,雖然宋濂看著身體還很硬朗,但七十已經是大部分人的生理極限了,每活一天,便是多賺一天。
藍春自然理解,也不強求,坐下說:“那可惜了,陛下打算重啟太學的,我想推薦宋老爺子來做這太學院長的。”
民間書院多為著名學者創建或主持,書院設山長,主管教學,兼管院務,其實主要是講學者,而宋濂就不怎麼可能再去上課了,所以藍春就想讓他掛個名。
“太學!”宋濂聽到這,突然來了精神,說道:“怎麼不早說啊?”
“啊?老先生不是行將就木了嗎?”藍春看著剛才還暮氣沉沉的宋濂,突然煥發了勃勃生機。
“咳咳,我還以為你是請政務上的事情呢。”宋濂對政務確實不怎麼樣,儘管他為官多年,就連朱元璋也認為他始終是個文人。
“那老先生是同意了?”要是把宋濂拉上,那這個書院成功一半了,接下來就是看藍春的發揮了。
其實藍春心裡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了,如果宋濂不同意,他想方設法讓朱元璋下詔書,將宋濂調過去。
但這很容易交惡於他,屬於下下策了,儘管藍春好言相勸朱元璋,沒有將宋濂流放了,但體麵還是要給宋濂留住的,彆老爺子一個想不開,那藍春名聲就臭了。
接下來就是將宋濂任職的事給傳播出去,先把這個金字招牌打出去,其餘的慢慢來。
剩下的問題就是教材和教師了,藍春打算慢慢來,學校還沒建好呢。
下午,藍春就帶著宋濂去看了學校的地址,工部最近沒有什麼工程,用了六七千工匠來建設。
場麵之宏大,震驚了宋濂,說是重建稷下學宮也不為過,藍春趁熱打鐵,勸老爺子有什麼好友,最好全叫過來。
畢竟也是為大明教育出一份力嘛!
喜歡王侯世家請大家收藏:()王侯世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