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見月在地底穿行,周身是如顏料般化開的存在,“地行”和“爆炸免疫”再度配合使用,讓她如出入無人之地。
她故技重施,利用“掌控之絲”和桂月的異能製造人偶,再利用“虛實”蒙騙夜魅,短暫轉移它的注意。
但經曆過上次輪回的方見月當然知道這不夠,不過她可不是白死一次,她從夜魅的記憶中找到了破局之法。
銀杏島上,夜魅不僅得到了“權柄”,還得到了“棋子”,聯邦用來掌控“權柄”的容器。
異化的存在才能掌控“權柄”,可異化的存在太少,也不好控製,那麼聯邦是如何掌控“權柄”的呢?
答案就是“棋子”,銀杏島上方見月曾經見過的那個東西,一個透明的容器,似玻璃又似水晶,流光溢彩,燦爛奪目。
存放著“權柄”的“棋子”無比誘人,讓人忍不住去觸碰,去擁有。
這就是聯邦掌控“權柄”的方式。
方見月不知道聯邦是如何製造出“棋子”的,她隻需要知道,它可以收容“權柄”,而夜魅在奪取“權柄”的同時,也將“棋子”帶走。
“棋子”可以收容“權柄”,也可以收容異種。
夜魅將“棋子”作為操控異種的工具,將它與青銅鼎結合,成為束縛異種的容器。
這就給了方見月可乘之機。
夜魅的本體是什麼?是黏菌。
但它與“權柄”進行了縫合,成為了方見月所看到的腦子上長眼睛的詭異存在。
可不管它把自己弄成什麼樣,它隻是個縫合怪,是“權柄”與本體結合後異化的存在。
方見月要做的,是將兩者分離,她要收集“權柄”,銷毀夜魅。
這是分開的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而“棋子”,就是方見月計劃的關鍵一步。
她製造了聲勢浩大的襲擊,一是為了阻擋“幽海淚”的攻擊,二是混淆夜魅,讓它看不出自己的目的,然後抓住時機,得到“棋子”。
夜魅不會知道方見月在上個輪回中知道了什麼,也就不會預測到方見月真正的目的。
夜魅和素枔一樣,都是擁有強大算力的計算機,它們能預測到無數的可能性,能評估每個人的危險程度,然後製定計劃。
但它們再怎麼精準預測,都無法超越時間的桎梏。
這才是方見月真正的底牌。
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仿生計算機,都是靠計算結果來進行下一步行動,它們精準無誤,算無遺策,但一旦少考慮一個變量,結局就不是它們能承受的。
而方見月,就是那個變量。
最深處的洞穴被破開,夜魅的本體又一次呈現在方見月的眼前。
這一次,方見月的情緒已經不再波動,她麵無表情,心緒如冬日的寒冰冷靜而平穩。
她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也堅信她會成功。
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好彷徨,好憤怒的呢?
方見月眼中躍動著火焰,眼底卻淬著寒冰般的殺意,她眼中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報複,報複她的敵人,反抗她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