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寡婦的飯票沒花出去。
餘家兩口子隻是普通工人,本來就沒有下館子的習慣,而且也知道鄉下想攢幾張飯票不容易,還是回家吃更實在。
四個人兩輛自行車,餘爸載著餘媽,趙寡婦載著餘香琴。
“閨女,要不還是下館子吧?我這……我做飯糙,你爹娘不能愛吃。”趙寡婦坐在後座上,拽拽餘香琴的衣角低聲說。
餘香琴煩躁的回:“哎呀,這車軲轆話你都念叨了一道了,都快到村裡了你還說這乾啥?我爸媽不挑、不挑!還要我說幾遍啊!”
“哎你個死丫頭咋不知道好賴呢?”趙寡婦戳了餘香琴的腰眼一下,猶不解氣的給了她肩膀一下,“咋跟我說話呢?你爹娘來了你腰杆子硬了是吧?”
餘香琴翻了個白眼:“我哪天不是這麼說話的?平時不吱聲,現在我爸媽來了你倒是想起來告狀了。”
“還成我的不是了?我這不是怕你爹娘吃不好麼?你娘家人來了我給你撐場麵你還不樂意了?”
“行行行,我不知道好賴,行了吧?”
“不是,香琴啊,聽我的,咱調頭回去……”
“哎你煩不煩啊……”
西北風把她倆的吵聲傳入餘爸餘媽的耳朵,二老對視一眼,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自己女兒自己知道,他們家這老大從小到大就不是個軟乎性子,壞心眼沒有,但想從她嘴裡聽到一句好聽的那是癡心妄想,彆人家的閨女會膩歪著撒嬌,他家閨女五歲就敢往馬背上躥。
餘媽默默擦掉了眼淚。
她知道自己對不住大閨女,他們兩口子平時得上班,餘香琴是老大,照顧弟弟的活兒可不就落到了她身上?這些年來,她乾得最多,得的最少……當媽的,哪有不心疼女兒的呢?可她心疼又有什麼用?不上班在家裡照顧他們姐弟仨?那用不上倆月,一家子就都得餓死。
這個年代,似乎每一個“大姐”和“大哥”的命運都是這樣,他們擔負得更多,不管是家務事還是奔生計,他們不是父母,卻也不得不早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的確不公平,但沒得挑揀。
餘媽看到餘香琴和未來婆婆這麼吵鬨,酸了一路的心勉強放下了幾分。
很快,兩輛自行車先後拐過村口的樹,迎麵就對上了在寒風裡等待的李大和、王紅和趙會計。
“哎呦,大隊長,你們咋還出來接了?”趙寡婦也不知道李大和他們是不是來接他們的,但不耽誤她把漂亮話說出來嘛!
李大和幾人還真是特意在這兒等他們的。
知青點好幾年沒有喜事了,餘香琴之前幫鄉親們掃盲,那也是實實在在幫助了大家的,值得他們給她撐個麵子。
餘爸餘媽聽趙寡婦喊“大隊長”,立即下了自行車,有些不明就裡。
這……難不成還真的是來接他們的?
李大和笑著迎上去,朝餘爸伸出手:“老餘同誌,歡迎你。”
趙寡婦趕緊說:“親家,這是我們大隊的大隊長李大和。”
餘爸趕緊跟他握手:“李大隊長,你好你好,謝謝你這些年照顧我家老大。”
“哎,應該的、應該的。”
王紅上前來笑著與餘媽握了握手:“嫂子,我是婦女主任王紅,你叫我紅子就行,歡迎你們來。”
“王主任,你好你好,辛苦你們教育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