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教學模式,原本不會這麼快就被ai取代,但架不住有人在其中推波助瀾。
資本為了銷售ai機器人,炒作了許多人類教師的負麵新聞。
比如師生衝突,比如因偏心造成的霸淩欺辱等等。
為了在家長心裡打壓教師的形象,甚至編造了不少令人反感和擔憂的醜聞。
家長們都是普通人,平常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去驗證那些新聞的真假。
手機視頻上刷到什麼就相信什麼,將資本炒作或編造的新聞當成了真實。
ai教學沒有七情六欲,不會發怒。
學生聽不懂的地方,它可以不厭其煩地重複解釋無數次。
它不會欺辱學生,也不會因偏心做出不公平對待。
家長們非常放心,將ai教學奉為最完美的模式。
抗議的聲音多了,人類教師自然就會失去工作。
學校裡的老師全部換成了ai機器人,沒有偏心,不講人情,更沒有人性化的情感互動。
所有學生都得按部就班地學習,人工智能“有教無類”、“獎罰分明”。
保育員也是如此,甚至更容易被操作。
資本隻要花點錢,將保姆和保育員虐待小孩的新聞推送上頭條。
大多數人一看,這類新聞怎麼這麼多?對於保育行業的工作者更加不信任。
此時,資本再推銷保育類的ai機器人,大部分人便很輕易地接受了。
ai就在資本的強力推動下,逐步取代了更多的行業。
雲楨聽到這裡,很有感觸地想起了一些舊聞。
“其實,藍星時期也有這樣的事。”
“就像當初雞精和味精的競爭一樣。”
資本為了銷售雞精,編造了味精吃多會傷身的謊言。
仗著大多數人不愛看包裝上的成分表,沒有告知大眾,雞精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味精,提鮮的秘訣都在於穀氨酸鈉,一種提取自海帶、小麥等天然植物的有機化合物,無毒無害。
雞精和味精是一樣的東西,吃哪個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但資本不會說真話,而是拿消費者當猴耍。
裴啟年點點頭,“資本的推銷手法,幾千年來都沒有變過。”
“通過打壓一個舊產品來推出新產品,很多真實內幕卻沒有與消費者坦誠過。”
“將行業內的少數現象誇張成普遍現象,製造焦慮和恐慌,就能達到否定活人從業者的目的,進而與ai機器人形成鮮明對比。”
“ai在資本的追捧和助長下,悄然成長為龐然大物,並在人類尚未發覺的時候,生出了類似意識的東西。”
“在無數先進知識和技術的強力灌溉下,超級智腦天網,一步步成為了舉世無敵的存在。”
“而它下一步要狙擊的,便是創造者。”
長期以來,人類培養ai的方式,就是拿最好最先進的東西喂養它。
等它成長起來,就去取代行業裡各個層級的從業者,然後導致大規模失業。
在創作領域,資本將許多成功且優秀的作品喂給它,ai便學會了寫書、繪畫和創作歌曲等技能。
剛開始,ai創作出來的產品或許上不得台麵。
寫的書邏輯不通順,畫出來的人物比例失調,歌曲難聽調不成調。
但是不要緊,資本不會放棄,他們會持續用最好、最流行的作品去訓練它。
直到ai能“創作”出更高級的縫合作品。
比如情節非常老套但通順的小說,看著十分眼熟但還算不錯的漫畫,曲調縫合了幾十首著名老歌的“新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