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話,他不覺得意外,隻是猜測被證實,心裡著實氣惱。
那批糧草究竟來源何處?
為何雲縉和皇帝都對此諱莫如深?
盧丞相覺得這裡麵必然藏著驚天秘密,一個可能會撼動他權力和地位的秘密。
皇帝李承熙登基才三年,龍椅還沒有坐熱,對朝廷的把控也不如他這個經曆過三代帝王的老丞相。
自古主弱則臣強,主強臣必遭殃。
作為一個權傾朝野、門徒遍地的老牌貴族,盧丞相也做過不少惡事。
新帝上任三把火,最先要燒的就是他這樣有權有勢、甚至可能威脅到皇權的老臣。
榮華富貴了大半輩子,盧丞相哪能容忍權力喪失,從高峰跌入低穀?
與皇帝的對抗,與保皇黨的鬥爭,就成了他不得不做的要事。
如果雲縉真的受封鎮國公,皇帝的陣營就多了一份重量級籌碼。
盧丞相決不允許,更不能讓皇帝找到機會收拾盧家。
那可是他耗費了半生才辛苦建立的一切,若是有朝一日化為烏有,他恐怕連弑君之事都做得出來!
“得想辦法打探到糧草背後的秘密……”
盧丞相喃喃自語著。
忽然想起方燁在信中所說的什麼神神鬼鬼之事。
他輕嗤了一聲,半點也不相信。
“早知道就不派這個蠢貨過去了,消息沒打聽出來不說,還被雲縉父子耍得團團轉,白費老夫的一番謀劃!”
盧丞相極力要求將雲縉父子召回京城,為此甚至發動了不少同僚幫忙。
半個朝廷的官員聯名上書,即便是皇帝,也扛不住這份輿論壓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半個月後,戍邊大營之內。
雲縉父子接到了來自京城的聖旨。
皇帝宣召他們回京述職,說是要給他們舉辦慶功宴,然後論功行賞。
至於調查糧草的事,半句也沒說。
盧丞相原本還對這份聖旨不滿,希望皇帝能用調查的名義將人“押送”回京。
皇帝本就不打算追究,根本不肯順他的意,自己下的聖旨,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若是有誰再敢嘰嘰歪歪,皇帝便直接質問對方是不是想造反?
甭管大家心裡怎麼想的,這種時候肯定是跪地求饒。
就這樣,雲縉父子得以風風光光地返回京城。
以功臣的名義,而非嫌疑犯的罪名。
監軍方燁氣得咬牙切齒,心裡還很疑惑,為什麼聖旨完全沒有提到糧草一事?
自己送回京中的書信難道沒起作用?
盧丞相為何不運作一番?
另一邊。
雲縉接了聖旨,接下來便開始安排人員的調動,以及邊防政策的調整。
除了崔象川等幾位參將,其餘大多數將領都得繼續駐守榆州。
新城牆修建得差不多了,稍後也得派人管理保養修繕之事。
父子倆忙著為離開後的諸事做安排,一時間就沒能顧得上雲楨。
直到即將啟程回京,才突然想起來。
“守護神能跟著我們回京嗎?該不會隻能待在榆州吧?”
喜歡投喂小人國後,我靠位麵交易暴富請大家收藏:()投喂小人國後,我靠位麵交易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