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詠春拳是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武技,是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一塵庵主的弟子落難來到佛山,將這門武學傳了出去。
其五:詠春拳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
清廷火燒少林寺,至善禪師逃到佛山,收了很多戲班弟子。花旦蘇三娘所學尤精,被人譽為“永春三娘”。
之後,三娘將武功傳於紅船中人黃華寶、梁二娣,黃、梁又傳佛山梁讚,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發揚光大。
雖然詠春的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展到今天,詠春經過了曆代宗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
至於葉問的詠春是誰教的,事實上,葉問先後有過三位師傅。
1900年,梁讚的弟子陳華順租用葉問家宗祠設館授徒,葉問拜陳華順為師,學習詠春拳術。
1906年,陳華順中風病故之後,葉問跟隨大師兄吳仲素繼續學藝。
1908年,葉問在香港求學期間結識了梁讚次子梁璧,跟隨他深造詠春拳近4年,武技突飛猛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電影中,葉師傅宅心仁厚,如果徒弟交不起學費,那就等有錢了再說,功夫可以先學著。
但現實中,詠春授拳之法與一般少林拳術不同,需要長期的過手練習,類似於一對一私教,因此收費昂貴,並不是一般家庭承擔得起,能學者多為富家公子,在當時有“少爺拳”的稱號。
當年葉問向陳華順拜師,學費就是十二兩黃金。
很多人都知道,葉問最出名的弟子叫李小龍,但很少有人知道,葉師傅最喜歡的徒弟叫郭富。
喜歡到什麼程度呢?
兩件事可見一斑。
其一,受戰爭影響,郭富成了失業青年,他和師傅不辭而彆,返回了鄉下老家。
試問,如果你同桌從學校退學回家,你的老師會是怎樣的態度?
如果你威脅他,不把你同桌找回來,你也不念了,他會不會喊出那句“一言為定,雙喜臨門?”
葉師傅是怎麼做的呢?他親自去鄉下找到郭富,就在郭富家的祖屋裡教他練拳。
在此後近兩年時間裡,葉問經常步行幾十裡路來到鄉下,繼續向郭富傳授詠春拳術,並將自己的所有拳譜、藥書讓郭富翻抄記錄了一遍。
其二,據說葉問在逝世之前曾給弟子留下口信,以後要學習正宗的詠春拳法就到佛山夏教找郭富。
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看看人家郭富同學,師傅自己追到家裡來了!
有的老師課上舌燦金蓮,跟你談理想、談人生、談厄爾尼諾效應和阿富汗大選,除了必考知識什麼都談;
還有像葉問這樣的一代宗師,手把手的教,耐心、和善、主動、專業。
雖說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但齊羽想說,歸根結底還是人心變了。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中國人自古就講尊師重道。
這話沒錯,應該這麼做。
但凡事都得有前提,你是老師,你有師德,你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那學生就尊重你,敬愛你。
如果你隻是把教師這個職業當一份工作,像你在辦公室裡的同學一樣得過且過、渾渾噩噩;
那你這種行為,往小了說叫誤人子弟,往大了說叫禍國殃民。
彆的齊羽不清楚,但有件事是明擺著的:
一個老師為人怎麼樣,看ta正在教的學生沒有用,要看有沒有畢業生回來看ta,有多少,多久來一次。
尊重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你可以留著誰也不給,但你不給彆人,彆人也不會給你。
齊羽正任由思緒信馬由韁,突然眼前一亮,收到了係統發來的通關規則。
眼前的葉問宗師,速度和力量都被限製到平時的一半,而他要用伏虎霸王拳和八卦遊身掌擊敗對手。
正常情況下,一百個齊羽也不是葉問的對手,可要是對方隻有四分之一的實力,那他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正當齊羽提氣凝神,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眼前突然銀光一閃,耳旁響起清脆的聲音。
刹那之間,齊羽的冷汗都流了出來。
“欸?不是日字衝拳嗎?葉師傅你拿刀乾什麼Σ(⊙▽⊙“!!!”
喜歡夢裡穿越十二宮請大家收藏:()夢裡穿越十二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