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丫遵母命帶著李牧承出門還錢,路過村口大柳樹的時候,被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到下巴差點兒掉下來。
“大哥好!”
“大哥你去哪兒啊?”
“大哥有什麼活要指派嗎?小弟立刻帶著小小弟們去做。”
李二丫震驚的看著李牧承,不明白一向獨來獨往的弟弟,什麼時候把村子裡這些最調皮搗蛋的孩子收成小弟了。
偏偏李牧承這會兒沒時間給她解惑,隻是當眾表演了一個什麼叫孩子王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就是出來轉轉,你們該乾嘛乾嘛去,彆在我身邊像個蜂子似的轉圈嗡嗡個沒完沒了。”
小墩子那本就快要被臉上的肉擠沒了的小眼睛更小了,直接笑到眯成了一條縫。
“好嘞大哥,有事兒隨時招呼,小弟們一直都在。”
說著話的同時,還不忘了和李二丫打了聲招呼,二丫姐姐叫得那叫一個親熱。不知道的還得以為李二丫才是他們的親姐。
“小弟,這是怎麼回事兒啊?”
等到離那些孩子們遠了,李二丫終於問出了聲。
李牧承就簡單的將那日怎麼認小弟的說了一遍,隻不過打架這件事簡化了許多,並不敢說的過於詳細。
自家姐姐雖然平日裡走的溫柔路線,可若是發起火來,比家裡的娘親還恐怖。
畢竟娘生氣了打人還能收著些力度,姐姐可不會。
饒是李牧承說得輕飄飄的,還是將李二丫嚇得不輕。
本打算板著臉好好教育他一番的,但一想到這事兒和李牧承賺銅板有關。而賺銅板也是為了進城,給自己這個姐姐想法子。
李二丫心裡隻有感動的一塌糊塗的份兒,哪裡能狠下心來收拾弟弟?
不過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免得弟弟年紀尚小就養成了錯誤觀念,一條路走到黑隻能害了弟弟一輩子。
隻可惜李牧承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壓根兒沒往心裡去。
此時的李牧承自動屏蔽耳邊的碎碎念,眼睛一直在四周掃來掃去。
三個小夥伴的家分彆通往村裡的三個方向,倒是方便了李牧承細細觀察村裡的情況。
李牧承心裡很清楚,等到贖回姐姐的錢賺夠了,偏心爺奶肯定會變本加厲的壓榨二房一家。
李牧承可不想一輩子都長在這個村子裡,像憨厚老爹一樣渾渾噩噩的過活。
好歹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隻是經商地位還是太低。
且商人的生意做得再大,也得找一個或好幾個官員做靠山,拿出半數身家去孝敬才能換來平安。
所以李牧承還是想要以科舉之路為跳板,在大乾朝成為響當當人物的。
在這個重視孝道的地方,一天不和老李家那群渾人斷親,未來的路就會多坎坷一分。
斷親之事還得細細琢磨,找一個合理的借口才行。
畢竟這事兒一個處理不好,老爹有一個不孝的名聲,當兒子的怕是也得受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