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嗎?
李牧承輕輕點頭,同意了這個決定。
對於這些玩偶,李牧承是有信心的。能賣多少銀子不好說,但二兩銀子絕對能湊出來。
到時候自己手裡的銀子夠了,趙家再來人,姐姐就安全了。
“行,那我十天後再來。”
兜裡又多了三百文錢,走出繡坊大門的李牧承,心情更好了。
想著以後自己也要讀書,乾脆到鎮上的幾家私塾附近轉一轉,打聽打聽裡麵的情況。
李牧承再次感歎古代生活的不便利,這要是放在現代社會,學校教育水平、師資力量,那都是能上網查詢到的。
就連課後補習班也能通過免費旁聽幾節課感受感受,看看效果。
如今私塾收學生,全都得先交束脩費,私塾先生的水平更是參差不齊。
不用想也知道,鎮上的私塾先生沒幾個有真本事的,不然也不至於一個鎮上連十個秀才都湊不出來。
師資水平不指望了,就得打聽打聽先生的脾氣秉性如何了。
畢竟這個時代講究尊師重道,要是拜了個渾身上下由內及外全都是類似於自家大伯那種烏漆嘛黑到骨子裡的先生,這輩子就彆想再出人頭地了。
隻需要有心之人一句“他是誰誰誰的學生”,職業生涯或許還沒開始就宣告結束了。
而想要了解先生的為人,多觀察附近鄰裡的下意識反應,就能看出一個大概來。
至於細節,那是後麵要考慮的事情。
反正這次出門家裡有人幫著打掩護,倒也不急著回去。
李牧承提取腦海中的相關記憶,無良爺奶因為他們的寶貝童生大兒子屢試不中,一直覺得是私塾先生的問題。
於是,老兩口把鎮上甚至居住在村子裡的所有私塾先生都扒拉了一遍。
鎮子裡一共有四個私塾和五個散師。
所謂散師就是開不起私塾,居住在鎮子管轄範圍內的村子之中,撞大運以吊車尾的名次考中的落魄秀才,時不時的教幾個學生賺錢糊口。
他們的學生一般都是家裡稍微殷實些的村裡娃,被家長送去識幾個字,以便能在長大後去鎮上找個工錢高些的活計做。
因此,這五個散師並不在李牧承的考慮範圍之內。
剩下的四個私塾,有一個是開在紅塵巷妓館後麵的,也不在李牧承的考慮範圍內。
畢竟誰家正經私塾正正好好開在窯子後麵呢?
李牧承突然頓住腳步,猛吸一口涼氣。
那個私塾叫啥名來著?好像是紅什麼,印象裡應該就是大伯現在所在的私塾。
難怪大伯連續好幾年都在這家私塾不挪窩,花錢也越來越大手大腳,天天頂著大大的黑眼圈。
全都通了!
這個私塾死都不能去,完全是最差選擇,還有那個開在鬨市之中的私塾也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