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知道承小子是最孝順的孩子,你爹如今病了,赤腳郎中雖然開了方子,家裡也沒備些用得著的藥材。”
“爺爺給你十個銅板,你去鎮上醫館按藥方給你爹抓副藥回來。順便再跑一趟鎮裡的酒樓,喊你三叔回家一趟。”
李牧承對這裡的物價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認知,心裡清楚十個銅板根本不夠抓一副藥回來。
他心裡也知道老頭子心裡是怎麼想的,無非就是覺得自己是個孩子,醫館發現自己拿不出抓藥的錢,肯定會空手而歸。
到時候這十個銅板花不出去,還是得乖乖拿回來還不說,還給當了免費的跑腿兒。
李牧承心中冷笑,老頭子打的一手好算盤啊。
隻是作為在長輩眼中從小到大沒摸過銅板的小孩,理應對錢沒什麼概念。所以即便李牧承明知道這銅板給少了,也不好明著說出來。
但他很快心裡就有了主意,既然老頭子不想花錢給二房看病,隻拿十個銅板就想忽悠自己白跑一趟,那他隻能讓無利不起早的三叔大出血一回了。
見李牧承答應下來,李老頭也很滿意,交代完這些還不忘了叮囑。
“明天一早你就去村長家等著,村長的兒子每天都要去鎮上辦事,晚上再坐他的車回來。”
李牧承撇了撇嘴,知道李老頭什麼意思。
無非是看在同村又是同一個祖宗的份兒上,村長不收自己家車錢而已。
就這種喜歡瘋狂占彆人小便宜的人,能在這個村裡好好過日子,足見家裡有個讀書人的重要性。
正兒八經的科舉賽道裡,童生隻是一個起點。但在地裡刨食的莊稼人來說,那就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尤其是讀書致仕、科考為官的觀念在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所以這也成為了李牧承下定決心要讀書科舉而不是隻以做商人發家致富的原因,隻有自己科舉為官了,才算真正的出人頭地,在這個時代立足。
“行了,你也彆在這兒杵著了。早點回去休息,省得明天趕不上村長家兒子去鎮上的牛車。”
回到屋子裡的李牧承有些激動,按照自家爺爺的說法,明天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呆在鎮子裡不用急著回家。
李牧承想好了,到鎮上以後先去看最後一家尚未去過的私塾附近轉轉,然後再去買些女孩子家家喜歡的東西送去繡坊。
雖然和繡坊少東家鄭盼兒隻是生意夥伴關係,但適當的送些小禮物維持關係也是交際的重要手段之一。最重要的是,李牧承也想在鄭盼兒那裡知道一些有關讀書科舉的事情。
鄭盼兒雖是商戶女,卻是從大地方來的,知道的肯定比自己要多。
放著這麼一個免費的消息來源不用,非得自己去東拚西湊地瞎琢磨,那不是傻嗎?
等到自己的事情全都辦完以後,再去找三叔傳話讓他回家。
說起來現在自己的便宜老爹病倒了,這個時候李老頭把三房的人喊回來,顯然是想讓對方在家裡接過種地的活。
畢竟馬上就要農忙秋收了,地裡的莊稼不可能沒人管。
李牧承有點好奇,不知道自己三叔聽到老頭子喊自己回家乾活會是什麼反應。
不過這些李牧承並沒有很在意就是了,畢竟這麼多年,大房三房死命磋磨自己所在的二房一家。現在二房的“老黃牛”病倒了,以爺爺對大伯的重視程度,三叔要是不想一直被拴在地裡乾活,就隻能花錢給自己老爹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