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李牧承激動,實在是在村裡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回賣貨郎。
一般情況下,隻有在鎮上賣不出去或賣不動的東西,才會由著在鎮上沒有固定主顧的人挑到村子裡去以物換物。
還有一部分賣貨郎去村裡根本不是賣貨的,而是去進貨的。
這幾天跑鎮子雖然勤,但大部分時間都在鬨市區且自由活動時間有限,怎麼可能見到?
原本還打算回鎮中心去繡坊之前看看路上有沒有賣新奇小玩意兒的,畢竟今日是市集日,一定熱鬨。
隻是這會兒見到了貨郎,必須得湊上去瞧瞧有什麼好寶貝才行。
彆的不說,桃木梳子得買兩把。
家裡的木梳子還是大伯娘用壞了不要的,木梳齒都不如掉牙老太太嘴裡剩的牙密。
這玩意兒要是價格合適必須買上四把,一家四口做到人手一個。免得跳蚤通過木梳爬到另一個人頭上,想想都惡心。
再瞧瞧他賣的頭油什麼樣兒,是滋養秀發用的還是染色劑。若是洗發用的就最好了,省得自己還得抽時間研究洗發水了。
李牧承朝著貨郎的方向小跑著前進,對方自然也看見他了,隻可惜貨郎被一戶推門而出的婦人給攔住了。
得!還得多走幾步。
還沒走近就聽到那婦人笑得像是被鴨子附體了一樣的嘎嘎聲,也不知道對麵的賣貨郎說了什麼,把人家哄得那麼開心,眼角的褶子都快堆起來了。
直到李牧承走過去,就見那婦人滿意的在人家的貨物裡挑挑選選了十幾樣。
“這次我多買點,你是不知道,上個月你沒過來,來的那個陌生的貨郎的東西是真不好,還得是你的貨才用得放心。”
貨郎自然是笑著繼續接話,隻是讓李牧承沒想到的是,一個指望著賣貨賺錢的人,竟然會勸誡對方彆買太多。
“我媳婦兒上個月生孩子,我家裡也沒個長輩,在家伺候她月子來著。這些東西也沒必要買太多,用不上就浪費錢了。”
李牧承對這貨郎的印象分還是挺高的。
光是這服務態度就值得回購了,更何況按照那位買東西的大嬸的話判斷,這貨郎的東西品質還不錯。
李牧承挑了四把圖案不一樣的桃木梳,刻著桃花的送給姐姐,刻著梅花的送給娘親,樸實無華什麼都沒有的送給爹,刻著竹子的留著自用。
剛好那位大嬸打開了一罐頭油,散發著淡淡的薔薇花香氣。
東西是好東西,隻可惜不能當成洗發水用。
不過繡坊少東家鄭盼兒姐姐倒是很喜歡香香的東西,送給她倒也算合適。
畢竟禮物這東西不在貴重,心意到了就好。
到了結算的時候,李牧承再一次被驚喜住了,難怪那個大嬸什麼都想買一些回去呢。這麼多東西竟然隻花了二十一個銅板!
李牧承也不再耽擱時間,在巷子口等了一會兒,招手叫來了一輛待拉客的牛車,直奔繡坊門口而去。
李牧承吸取上次來繡坊的經驗教訓,沒有來太早擾人清夢。等到李牧承到的時候,繡坊的大門已經敞開許久了。
鄭盼兒剛送走一位買玩偶的貴客,轉頭就看到了李牧承。
“我剛好忙完,走!去後院兒和姐姐聊天去!”
李牧承留意到剛才抱著玩偶出去的人,暗歎果然大戶人家就是出手闊綽,連抱帶夾的一口氣買了十幾個。
瞧著那布料就知道價格昂貴,最重要的是鄭盼兒不愧是商戶出身,經商創意這一塊是真沒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