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是連祖宗都得丟到一旁,直接族譜單開一頁了。
人心本就是偏著長的,村長一輩子都在村子裡,與老二一家關係最近。
本就心疼二房,私心裡更是希望分家的情況下,能幫著二房多爭取一些好處。
“承小子,你去我家跑一趟,讓你大奶奶去族長和裡正家跑一趟,今天就把分家這事兒給落實了。”
未免夜長夢多,趁著李老頭兒腦瓜子不靈光的時候抓緊把二房一家摘出來,免得以後李老頭兒又跑出來壓榨這一家子好孩子。
村長本就對老李家心生怨懟,每十年評選出一個優上村,可以減免全村壯勞力一年的徭役。
原本李家村是表現最好的那個,一來離鎮上最近,賣糧食蔬菜很方便。二來有個縣裡的老爺在這邊買了山頭,多有照拂。
原本村子裡出了個童生是極好的事情,可惜童生的親娘不是個東西,不是罵東家就是罵西家。
偏偏她還不在村子裡麵折騰,經常跑到外麵去和彆的村裡的女人們掐架,還喜歡占小便宜。
最重要的是突然曝出李家賣二丫去配冥婚的事,雖然最終的結果是沒賣成,可這就是事實。
作為同村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把這件事報上去,全村都因此受連累,被彆的村罵全村都是要人命的人販子。
明年六月這優上村怕是落不到李家村的頭上不說,從今天中午開始,好幾戶人家的婦人都來找自己的老妻哭訴。
說好的親事一個接一個的全都黃了,有些人家連聘禮都過了,被人家給丟了回來不說,還要被人指著鼻子罵騙婚,沒安好心。
要不是李老頭兒現在這麼慘,他的三兒子還昏迷不醒,村長都有一種想要現在就把他們在村裡趕出去的想法了。
沒一會兒,族長、裡正都來了,那位族長甚至還格外貼心的把族譜都從祠堂裡給請了出來。
李老大眼皮狠狠一跳,他搞不懂隻是分個家而已,至於如此興師動眾嗎?
李牧承倒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這樣最好,也免得以後這無良爺奶和破爛親戚看自己家日子好了,再像塊狗皮膏藥一樣,沒臉沒皮的硬貼上來撈好處。
“先說說你們家還有什麼吧。”
族長毫不含糊,連寒暄的話都懶得說,直接步入正題。
“彆說家裡什麼都沒有,既然說了要分家,就要一碗水端平。”
“你偏心會讀書的老大,會賺錢的老三無可厚非。但你自己捫心自問一下,若是家裡沒有老二一家任勞任怨的給你解決家裡家外的事情,你們老兩口能過得那麼順心?都是你們親生的兒子,就算是有偏頗,也彆做的太過分。”
族長一年到頭也不見得摻和到彆人家的家事裡來,隻在清明祭祖或同族中人家裡有滿歲的孩子需要上族譜時才會露個麵。
平日裡不怎麼管事,但族裡有什麼大事,根本沒有人敢和他叫板。
且他在李家村威望一點也不比村長低,輩分又高,連村長和李老頭兒都得叫一聲叔叔。
“年初的時候全村都去鎮上買小雞小鴨回來養,為的就是年節的時候可以賣蛋或自家留著吃,能省一筆算一筆。”
“你們家是抓小雞小鴨最多的人家,可這麼多年下來,二房一家可吃到一塊雞肉,分到一枚雞蛋了?”
李老太太一聽這話瞬間瞪圓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