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一晚上李老二一家都陷入不安的情緒當中,連飯都吃不進去了。
半夜,李老二兩口子依然睡不著。
“當家的,明天你去鎮上瞧瞧吧,咱兒子年紀還小,雖說平日裡表現的像個大人似的,可到底……”
話雖然沒說完,可要表達的意思李老二還是聽懂了的。
更何況他本身也有這個想法,便直接應下了。
“咱家前幾天醃的蘿卜乾也帶上一壇子,咱兒子喜歡吃。出門在外不比旁的,同一個屋子裡住著的同窗之間肯定要有來有往。”
“對了,給馮先生也帶一壇子,再去鎮上割一條肉送過去。”
倒也不是李老二兩口子摳搜,實在是家裡什麼情況太清楚。分家那麼點兒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
家裡蓋了兩間房,還要再去鎮上囤些糧食回來,畢竟老宅那邊撒潑打滾的非要把現在地裡的糧食全都算在老宅頭上。
儘管分家那天最後又加了一條,收獲的糧食也有二房一份。可按照他們對老兩口的了解,分到手裡的糧食不會多。
家裡那點兒糧食根本撐不到明年糧食下來,再加上明年春耕的糧種錢也得提前備好,兒子讀書也是一筆大開銷。
二丫再過兩年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還要給二丫相看人家。
就現在李家村這個爛名聲,說親本就不易。唯一一點好處也就是二丫是那個受害方,不會像李家村其他姑娘一樣遭村外的人嫌棄。
現在外麵又有了另一種傳言,說是李二丫之所以被他大伯和親爺奶賣了配冥婚,是因為李老二不願和李家村那群人販子同流合汙,整個村子裡的人都在用這種方式報複李老二一家。
這或許就叫因禍得福吧。
但不管怎麼說,講究些的人家還是會打心裡膈應這件事兒。
要是碰到家裡有蠻不講理的老太太,非得說自家閨女晦氣,他們也不好天天上門指著人家鼻子破口大罵。
能讓出嫁女站穩腳跟隻有兩種,一是指望婆家從上到下全都明事理,沒有一個背後使小手段搞陰招的。
可這事兒根本就不可能!
家家戶戶人都多,子嗣繁茂的人家,誰不想給自己的小家多撈些好處?
靠人不如靠己,所以這第二種站穩腳跟的方式也就是唯一的方式。
多給二丫攢下嫁妝,最好是二丫一個人的富裕程度,抵得過整個婆家,嫁出去之後腰杆子就是硬的!
有奶就是娘,有錢就是祖宗!
有事沒事的多給閨女洗洗腦,多和她說一說把錢攥在自己手裡才是對的。彆被人家一忽悠就為了全家和睦手鬆。
到時候手裡沒錢了,人家再以為她傻,沒啥利用價值了就被一腳踹到一邊去。
至於指望李牧承給他姐撐腰這事兒,暫且不急。
李牧承才五歲,等二丫嫁出去了也還是個毛頭小子。
想到這裡,李老二重重歎了一口氣。
難啊!
但李老二也有了更加強烈的鬥誌。
不管是為了護住自己的妻兒,還是為了自己一家能立住,不再被老宅拿捏,不被村裡人和村外的人背後笑話,他們這一家子必須得努力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