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之內,被臨時清空,用作了急救之所。
無關人等皆被徐氏遣出,僅留下她自己與滿臉憂慮的馬和。
朱岩屏退了端著熱水和布巾的侍女,獨自立於朱高煦的擔架旁。
眾人的目光皆聚焦於他,神情緊張,心懷疑慮,且帶有一絲期待。
朱岩俯身,手指輕輕搭在朱高煦的手腕上。
觸手之處,皮膚滾燙,而脈搏卻微弱如風中殘燭,時斷時續。
一股微弱的真氣,順著朱岩的指尖,緩緩注入朱高煦體內。
此乃《龜息訣》之妙用。
這門心法不僅能夠收斂自身氣息,更可敏銳探查他人體內的氣血流動。
在那些太醫看來,朱高煦已是油儘燈枯,五臟六腑皆呈衰敗之象。
但在朱岩的感知中,實則並非如此。
朱高煦的身體,宛如一座遭受重創的火山。
表麵死寂,內部卻湧動著一股狂暴且混亂的力量。
他體魄強健,遠超常人,即便身中數箭,生命力依舊頑強。
真正致命的,並非傷勢,而是心境。
一股極度不甘、憤怒、羞恥、絕望的情緒,如毒素般盤踞在他的心脈,阻塞了氣血的運轉,使其陷入假死狀態。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放棄。
朱岩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數日前的一幕。
彼時,朱高煦奉命押運一批至關重要的糧草,卻中了南軍的埋伏,糧草被焚,損兵折將。
那是向來高傲的朱高煦,人生中的首次慘敗。
當朱岩見到他時,他正欲拔劍自刎,以謝其罪。
“殿下,不過一敗而已,何至於此?”
“大丈夫死則死矣,當死於陣前,而非死於羞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今日之敗,既是恥辱,更是磨礪,若連這點挫折都無法承受,殿下又如何去爭奪更大的前程?”
當時的朱岩,僅是出於一個現代人的思維,說了幾句後世常見的勵誌之語。
他隻是不想自己剛攀附的靠山就此失去。
然而,這幾句話,卻如同一記重錘,敲醒了鑽牛角尖的朱高煦。
朱高煦看著他,首次正眼打量自己麾下的小小百戶,眼中滿是驚異。
最終,他放下了劍,隻是拍了拍朱岩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說道:“你叫朱岩?我記住你了,今日之恩,他日必報。”
思緒收回。
朱岩望著眼前氣息奄奄的男子,心中湧起幾分感慨。
曆史上的朱高煦,驍勇善戰,野心勃勃,是朱棣最為得力的戰將,卻也是一個被權力欲望吞噬的悲劇人物。
而如今,這個本該在靖難之役中大放異彩的猛將,卻因一次兵敗,提前陷入絕境。
“看來,我的出現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朱岩心中暗自思忖。
不過,這對他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一個錦上添花的心腹,遠不及一個雪中送炭的救命恩人。
朱岩站起身來,神色凝重地說道:“王妃,殿下的傷勢雖凶險,但並非無可救治。”
徐氏黯淡的眸子瞬間煥發光彩:“當真?”
朱岩話鋒一轉:“隻是,外傷易治,心病難醫,殿下是心氣鬱結,自絕生路。”
“若要救他,需采用非常之法,過程或許凶險,且需王妃絕對信任,任何人不得打擾。”
“本宮信你!”徐氏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