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拿著碗夾了一口菜詢問,4位評委沉默了一下,葉審苦笑:“現在的年輕人想法比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多。”
“有些就是過來玩的,根本不是比賽!!”
“好歹是編程大賽!結果一個個什麼軟件硬件都沒有!叫什麼編程!!”
中途被整活氣到的姚安康生氣,對於老一輩來說,態度極其重要,再怎麼說,你該有的都得有。
“姚教授,冷靜冷靜!”
“哼!”
一頓飯吃完,4個人總算平靜下來。
“現在評判標準,大家心裡都有數了。”
“宋總,這方麵你不用擔心。我保證會公正評判。”
“秋教授不用,我相信4位在專業領域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懂的知識比10個我還多,我相信各位的評分標準。”
這話一出,四人露出欣慰的笑容。
“宋總,你放心,我們絕對會選出好苗子。”
“對,要不然怎麼對得起拿的錢。”
“咳咳咳!!!”
葉審震驚的看向邱德海,這麼直接的嗎?
“哈哈哈!!”
宋江笑出聲,“好!各位儘力就行!都吃菜,我們食堂這個茄子蒜肉他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都嘗嘗!”
幾雙黑色筷子,夾著那紫色茄子,隻見上麵鋪著一層蒜,還混合著一些肉粒。
送入嘴中,恰到好處的鹹香,茄子本身的清甜。
“好!這菜不錯!”
“這段時間各位住在騰盛這,夥食方麵絕對虧待不了你們。”
隨著一頓飯,色香味全,最後摟著肚子滿意的回去休息。
4個中老年人好好睡了一覺,這才迎接下午的評判。
下午1點,61號團隊已經準備好了。
同樣是一個高校的團隊,他們的機器人做了很好的外觀設計,各種紅紅彩彩的顏色,看起來酷炫無比,在基本的行走測試中合格,但在走台階上,第1步又讓大家知道散架工序。
接下來的一組組,並沒有亮點,偶爾夾著一個整活團隊。
直到89號,華研機械編隊。
“四位評委下午好,我們是華研機器編隊,代表北大,為這次大學生編程比賽做準備。”
侃侃而談,穿著西裝的隊長介紹,“我們團隊,總共6個人,分工各不相同,這是團隊內負責機械配件采購,適配的顧夏、連雪鬆。”
“負責軟件程序編寫的容智誌。”
“動手能力很強,相關了解知識豐富的組裝員姚書。”
“編程參數調整,短時間調整過3000組參數的許承允。”
“以及負責統籌,同樣參與機器人的各個環節中的我,孫承三。”
格外自信的語調,抑揚頓挫,目光則是平靜的北大隊長,“那麼接下來請讓我簡單講解一下我們的機器人。”
隻見通體白色關節部分為黑色的機器人,高度到普通人的胸口,“華研1號,他的所有關節,需要交互摩擦,我們運用了最耐用陶瓷球形關節,可使用12年,7.3Cm*7.3Cm。”
“外殼用的是碳纖維材質,更加輕巧靈便,頭部的位置安裝了270度,可旋轉高清攝像頭。可以傳輸到操控器屏幕,進行實時操作。”
一個人負責操控機器人,一個人負責講解。
兩者配合的十分恰當,短短三分鐘,直播間的觀眾感覺像聽了一場科普,也能體會到北大的團隊是用了心的。
“不愧是北大,就是專業!”
“跟前麵的組比起來,這才是搞科研的!”
“我上大學時候,還在逃課,人家的大學生活是研發機器人!”
“人比人不怕,就怕貨比貨!”
“大家還真覺得人牛逼?這不是宗門牛逼!這一套設備下來1萬打不住!”
“確實!碳纖維成型,還有陶瓷球定製都價格不菲!北大還是資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