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各位讀者大大,若覺得本書還不錯,能否花半分鐘給個五星好評?目前流量不太理想,一天稿費僅三四十塊錢,您的五星好評能換來推薦機會。故事能寫到現在,離不開真心喜歡這個題材的您,懇請支持,這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謝謝大家!】
假幣案這邊,需要我縣政府協調配合的,我全力支持!但請書記和徐局長你們務必小心,敵特凶殘!”
“放心!刀山火海,咱也給它趟平了!”徐衛華甕聲應道。
思想,在激烈的碰撞後,達到統一。昌平這台機器,開始沿著兩條充滿挑戰的軌道高速運轉。
這場本以為勝利在望的“捕鼠”行動,僅僅撕開了陰謀的一角黑幕。
真正的較量——“獵鷹”,才剛剛開始。
如今線索如霧,飄忽不定。
供銷社那位老漢提供的碎片,像沉入水底的石頭,再無漣漪。糧站每日工作,吞吐如山,更是涉及周邊各縣統籌,追查來源無異大海撈針。
“破案要有沉住氣的定力,對於與敵特做鬥爭更要有心細如發的洞察!”陳朝陽掃視著略顯焦躁的眾人,聲音沉穩,這些年他在部隊擔任政委,多的是與敵軍鏖戰,他們對於我軍內部的滲透工作,是一直不斷!
“是狐狸,尾巴總會露出來!但守株待兔不行,我們得主動把網織密、織科學!”
陳朝陽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張根清身上,卻話鋒一轉:“根清同誌,你在供銷社,在基層人熟地熟,這很好,是寶貴的財富。
但這次,光靠耳朵聽、腦子記,不夠了。敵人藏在暗影裡,我們就得用更細密的網!”
他走到黑板前,粉筆尖劃過粗糙的板麵,發出刺耳的聲響,一個清晰的樹狀圖逐漸成型。
“第一,目標畫像:”頂端落下幾個字,
“目前唯一的線頭,就是賣杏子的老叔描述:南邊口音。
這是根針,我們要用它穿起散落的珠子。篩查方向要精準定位,但也要警惕口音偽裝,不可一條道走到黑!”
“第二,信息節點:”粉筆畫出幾條分支,“供銷社店員、走街串巷的老貨郎、消息靈通的茶館掌櫃、人來人往的旅店登記員…這些都是天然的‘順風耳’和‘千裡眼’!”
“根清同誌,你負責全縣貨郎跑商,這就是一張現成的網!
你立刻和工商的許繼偉同誌精挑細選一批絕對忠誠、眼明心亮的老同誌,按片區劃分,每人發一個硬殼本。”
“硬殼本?書記,這是什麼?”張根清疑惑詢問。
“趙鵬,把你的記錄本拿出來給同誌們看看!”
“是!”趙鵬立刻從懷裡掏出一個巴掌大的硬皮本,翻開,裡麵是畫著清晰橫豎線的表格。
“同誌們看,”陳朝陽指著表格,“這不是公文,是打仗用的‘利器’!
我最近看到縣裡記賬用的老法子還是用的四柱清算,寫的人記的清楚,但看的人不懂的外行,看起來卻像團亂麻,理不清頭緒。
咱們"打仗",情報就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這表格,就是咱們的‘情報收集器’!”他手指點著表頭:“時間、地點、人物模樣特征:高矮胖瘦、口音、疤記、可疑舉動或原話一個字不許改、涉及物品特彆是新鈔麵額、數量。都能分門彆類的記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