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章 多元化立體化種植_1949:火紅年代的縣委書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949:火紅年代的縣委書記 > 第 139章 多元化立體化種植

第 139章 多元化立體化種植(1 / 1)

他指著棚頂,“草簾子卷放的時間要根據陽光強度靈活調整,中午太熱,得卷高點;

還有,試試在棚裡挖條淺溝,鋪點秸稈,晚上灌上水,白天靠水汽蒸發吸熱降溫,比單純燒煤省錢省力!”

而在開荒田裡,另一位專家正帶著一群青壯年農民,用繩子拉出筆直的線。

“紅薯苗,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行距一尺五,株距八寸!通風透光,才能結大塊!”他蹲下身,示範著如何用最省力的方法栽苗、培土。

旁邊的田埂上,放著幾隻木桶,裡麵是散發著硫磺味的石灰水。“看到葉子背麵有紅蜘蛛沒?彆等它成災!這個石灰硫磺合劑,土法子,便宜管用!隔七天噴一次!”

他們帶來的不是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農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的實打實的增產技巧:如何根據墒情合理灌溉,如何識彆常見的病蟲害並自製土農藥防治,如何堆肥漚肥提升地力。

他們甚至帶來了幾小袋精心篩選、更適合昌平氣候和土壤的耐寒高產棉種,交給了幾個信得過的生產能手試種。

成果直接關係到秋收糧倉的豐盈和百姓碗裡的飯食,農學專家們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接地氣的行動,贏得了老農們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任。

他們的工作,如同春雨,無聲地滋養著昌平這片希望的土地,為工業的騰飛奠定著最基礎的生存保障。

昌平的工業格局,就在這清晰的“傾向性”中,如同一棵根係紮實、主乾挺拔、枝椏伸展的大樹,在1949年那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夏天,迎著風雨,奮力生長。

而在小湯山暖棚基地又是另一番場景,水汽在油氈上凝結滴落。

農學專家正對著暖棚邊緣那片終年不見陽光、濕冷陰沉的“死角”唉聲歎氣,手裡捏著一把因光照不足而徒長的、細弱的豆苗。

“可惜了這地兒,白占了暖棚的份子,啥正經菜都長不好。”

陳朝陽的身影出現在棚口,他沒有立刻上前,而是目光掃視著這片區域,最終落在那堆混雜著棉籽殼、麥秸和爛菜葉的廢棄物上。

一個清晰的念頭在他腦中閃過:平菇、廢料、立體種植、暖棚微環境——絕配!

這是前世再普通不過的農業知識,但在1949年的昌平,無異於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

他不動聲色地走過去,蹲在從田間歸來的王教授旁邊,也抓起一把廢料,故意用帶著點“道聽途說”的不確定口吻,卻引導著說:

“王教授,這地兒是種菜不行,可我當年在東北抗戰時,聽人提過一嘴,說東北深山老林裡,有些老鄉會在地窖或者背陰的窩棚,用鋸末子、爛木頭渣子養一種叫‘凍蘑’的菌子,冬天也能長,聽說還挺鮮。

您看……咱們這暖棚裡,又濕又暖和,是不是也能試試?把這廢料堆起來,搭個架子往上種?省地兒,還廢物利用。”

王維臻一愣,隨即像被一道閃電劈中!他猛地搶過陳朝陽手裡的廢料,湊到眼前仔細撚著,渾濁的眼睛瞬間爆發出驚人的光亮:

“菌子?!對啊!平菇!草菇!它們不靠太陽吃飯,就喜歡陰濕,專吃這些爛木頭、秸稈裡的養分!”

他激動地站起來,指著這片“死角”,聲音都拔高了:“陳書記,您這‘聽說’可太是時候了!這地方簡直就是天生的菌房!

搭架子?好主意!後山有的是毛竹,搭它個兩三層!鋪上葦席,把這些廢料蒸透殺菌,拌上菌種鋪上去……

這暖棚的溫度濕度,就是現成的溫床啊!不占好地,廢物變寶,周期還短!”

陳朝陽心中暗讚王教授一點就透,臉上卻露出恰到好處的“驚喜”和“思索”:“哦?真能成?王教授您是行家,您覺得有把握?”他故意把“點金術”的功勞推給專業人士。

“有!絕對有!”王教授斬釘截鐵,“原理上完全可行!就是這‘種子’——菌種,是關鍵!得找到適合本地、生長旺盛的野菌子,分離出菌絲!”

“好!”陳朝陽立刻拍板,“這事就交給您了!需要什麼支持,縣委全力保障!我馬上調人!”

他點將,“從師範學生裡選兩個手腳麻利、心細膽大的,再配上對西山林子門兒清的老向導趙老伯,明天就進山!任務:找最好的野生平菇群落!記住,安全第一!”

說乾,就乾,陳朝陽一點也不耽擱!

進山前,他特意“路過”集合點,仿佛不經意地對王教授和兩個躍躍欲試的學生提點:

“王教授,我琢磨著,找菌子是不是得往那種老橡樹、大青岡樹倒了爛掉的地方?尤其背陰、潮濕、苔蘚厚的山溝溝裡?

聽說那種地方的菌子長得壯實。”他巧妙地拋出了關鍵的生境信息,這正是王教授理論知道但缺乏具體實踐經驗的細節。

王教授眼睛更亮了:“對對對!陳書記您說得太對了!腐殖質豐富,濕度穩定,就是菌子窩!”

他立刻調整了尋找策略,對陳朝陽的“見識”又高看一分。兩個學生也牢牢記住了書記的“經驗之談”。

山林搜尋異常艱苦。王教授等人按照陳朝陽提示的生境重點排查,效率大增。

雖然也經曆了蚊蟲叮咬和驚險,但在第三天下午,趙老伯果然在一處符合所有描述的、布滿巨大腐爛橡木的深澗旁,發現了一片令人震撼的灰白色平菇“瀑布”!朵大肉厚,菌香撲鼻。

“好!好!就是它!這菌絲活性肯定強!”王教授激動得手都在抖,小心翼翼地進行采集,連帶著富含菌絲的腐木一起包裹。

回到暖棚,王教授立刻指揮搭建毛竹高架。陳朝陽隻是在一旁看著,隻在關鍵節點提出符合時代背景的“建議”:

看到搭架子:“王教授,這架子承重夠嗎?菌料濕了可沉。我看中間再加根橫撐更牢靠?”

看到混合培養料:“這料蒸透沒?蒸汽得足,時間得夠,不然裡麵藏著雜菌,前功儘棄啊!要不再蒸半個時辰?”

看到準備拌菌種:“王教授,拌菌種這活兒手要快,料溫不能太高,燙死了菌絲就白瞎了。是不是等料涼到摸著不燙手了再拌?”

他絕不提“無菌操作”、“培養基配方優化”、“濕度傳感器”等超越時代的概念。


最新小说: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