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掃過關於周小娥的安置部分:“……無償劃撥城郊向陽坡地三畝…確保其生存根基……其誌可憫,其行可彰……”
看到這裡,他胸中的怒火似乎被什麼東西阻了一下,但隨即又被更大的不滿淹沒。
“周小娥的事,他做得還算地道!可這跟許大偉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王明遠煩躁地拿起桌上的煙盒,抽出一支點上,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煙霧似乎暫時壓下了翻騰的情緒。
他重新拿起報告,目光在陳朝陽懇請將劉文斌案作為“工作案例”而非典型的部分停留。
“……劉案則更宜作為‘妥善處理曆史遺留婚姻問題、保障婦女權益’之工作案例,供內部研討……”
王明遠夾著煙的手指在報告邊緣無意識地敲擊著,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作為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老革命,王明遠對舊社會吃人的製度有著切齒的痛恨。
童養媳,正是這種製度下最悲慘的產物之一。
陳朝陽在周小娥問題上的處理,快、準、狠,給了這個苦命女人一條實實在在的生路,這確實……無可指摘。
甚至,隱隱符合他內心對“解放”二字的樸素理解——讓被壓迫的人站起來,有飯吃,有地種。
但是許大偉……
“報告!”機要秘書的聲音在門外響起,打破了室內的沉寂。
“進來!”
“書記,華北局羅書記辦公室電話記錄。”秘書遞上一張紙。
王明遠立刻掐滅煙頭,接過記錄。
“明遠同誌:
昌平補充報告閱悉。
一、周小娥同誌安置,體現婦女解放實質,甚妥。三畝地,紮下的是人心之根。婦聯後續幫扶須跟上。
二、許大偉處置補充意見,陳朝陽同誌所慮深遠。功過分離,不枉不縱;
稚子無辜,當有片瓦。此亦為‘新政仁恕’應有之義。保留其住房,明確歸屬受害母子,許本人留昌監督改造,方案可行。
三、同意分類處理建議。許案作為‘進城忘本、欺上瞞下’思想蛻變之反麵典型,剖析務必深刻,警示務必到位。
劉案宜側重‘曆史遺留問題處理及婦女權益保障’之工作方法總結。
此事處理,原則性與靈活性兼顧,陳朝陽同誌有擔當。
望你部予以支持,共同做好收尾工作,化教訓為製度。
——羅
王明遠逐字逐句地看著,臉上的怒容漸漸被一種複雜的情緒取代。
羅書記的批示,清晰、明確,完全支持了陳朝陽的補充意見,尤其點出了“功過分離,不枉不縱”、“稚子無辜,當有片瓦”、“紮下的是人心之根”這些關鍵點。
他放下電話記錄,長長地、無聲地籲出一口濁氣。
羅書記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他王明遠的震怒,是出於對敗壞黨風行為的本能痛恨和對新政權威的維護,是快刀斬亂麻的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