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重文的聲音斬釘截鐵:
“至於經驗?在戰爭中管理一個縱隊的經驗,難道不比管理一個縣複雜?協調部隊作戰,難道不比協調幾個縣的工作更需要全局觀?
地方工作的具體業務,可以學,可以配強班子來補!但核心的統帥素質、決斷能力、擔當精神,是學不來的,是在血與火中淬煉出來的!”
“至於許明遠同誌,是個好同誌!所以省委決定,由他擔任昌平縣的縣長兼縣委第二書記,
成為朝陽同誌在昌平本地最有力的助手和支撐!這恰恰是為了工作的平穩過渡和發揮各自優勢!”
“同誌們!”羅重文最後總結,“設立昌平專區,是戰略需要。
任命陳朝陽同誌為地委第一書記,是經過華北局和省委慎重考慮,基於其能力、潛力、擔當和在昌平實踐的卓越表現作出的決定!
這是大膽使用、培養新生力量的體現!
也是對他在‘南方灼痛’危機中展現出的複合型統帥潛質的認可和壓擔子培養!”
他拿起那份任命草案:
“現在!對成立昌平專區及陳朝陽同誌任地委第一書記的決議草案,進行最終表決!”
會場短暫的寂靜後,比之前更加凝重。張副廳長臉色依然不好看,但他沒有再站起來反對,隻是沉默地坐在那裡。
許多剛才因城牆事件對陳朝陽產生疑慮的乾部,在聽完解釋和羅重文的定調後,表情複雜地舉起了手。
最終,決議草案仍然獲得了絕大多數的通過,但明顯能感覺到,那幾票反對或棄權中,包含了文化保護方麵的深刻憂慮。
陳朝陽看著眼前舉起的手臂,心中波瀾起伏。城牆的爭議與張敦儒的挑戰,如同一劑猛藥,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未來道路的複雜與艱險。
他不僅要在現實層麵治理好這片戰略要地,更要在思想領域時刻擦亮眼睛,站穩腳跟。
守護人民的生命與利益,捍衛無產階級的立場與政權,這副擔子,比想象中更加沉重,也更加神聖。
作為後世而來的人,他比誰都清楚,吃飽了罵娘的事情以後會屢見不鮮……可是他不在乎,相比於那時數萬逃難而來的鄉親們來說,沒什麼能比有一片遮風擋雨的居所更重要,曆史的遺產最好的歸宿還是讓它們就在曆史裡最好……
不過,前幾個月抓捕的十三陵盜墓賊似乎還被關押在勞改所勞動改造…
省委擴大會議結束後約一小時已然到了下午時分,陳朝陽工作的步伐並未停止,在短暫休息後,轉戰到了一旁的小會議室內!
羅重文坐在長條形會議桌的主位,神情嚴肅。
陳朝陽則坐在羅重文左手邊第一個位置,身姿筆挺,軍旅生涯留下的乾練氣質猶存,副師級(準地廳級)轉業的資曆讓他在與會者中天然帶著一種分量。
四縣縣長(兼縣委副書記或書記,實為各縣最高行政負責人,代表本縣出席):
王有糧(現沙河縣代縣長,華北局任命):坐在陳朝陽下首,約四十歲,麵容精悍,帶著長期負責支前糧秣的務實感。
李衛東(宛平縣縣長):坐在羅重文右手邊第一個位置,工人出身,體格健壯,目光沉穩,透露出工礦管理的細致。
孫振山(延慶縣縣長):坐在李衛東下首,老區乾部特有的堅韌寫在臉上,皮膚黝黑,熟悉山地的風霜。
劉長河(順義縣縣長):坐在王有糧對麵,農業乾部的氣質,略顯敦厚,但眼神透著對生產的熟稔。
會議室門被警衛員輕輕關上,隔絕了外麵的聲響。
這四位縣長,雖然也是老革命,但級彆多為正/副團級或地方相當級彆,在陳朝陽麵前並無“老資格”可言,更多的是對新領導的尊重和服從。
羅重文沒有寒暄,直接拿起麵前的搪瓷缸喝了一口水,目光掃過在座的五位乾部,聲音沉穩有力:
“好,人都到齊了。現在開會。”
他首先指向左手邊的陳朝陽:
“同誌們,這位是陳朝陽同誌。上午的省委擴大會議已經正式通過決議,設立昌平專區。
根據華北局和省委決定,任命陳朝陽同誌為昌平地委第一書記,主持昌平專區全麵工作。”
羅重文特意強調了“第一書記”的職務,明確了陳朝陽在即將成立的昌平專區黨內的核心領導地位。
接著,羅重文的手依次指向右手邊的三位和左手邊的王有糧:
“這四位,是你們昌平專區核心區域的行政主官,也是未來地委班子的重要支柱。這位是李衛東同誌,宛平縣縣長,管著咱們首都的能源命脈——西山煤礦。”
“這位是孫振山同誌,延慶縣縣長,守著首都西北的雄關險隘,責任重大。”
“這位是劉長河同誌,順義縣縣長,京畿平原的大糧倉,就靠他把舵了。”
“這位是王有糧同誌,沙河縣即將上任的縣長,鐵路樞紐,物資流轉的中心,不過關於沙河鎮設縣,朝陽同誌還要多上心!”
“是!”陳朝陽點頭回應!
介紹完畢,羅重文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按在桌麵上,語氣變得更加凝重:
“今天把你們五位聚在一起,開這個短會,目的很明確:第一,讓你們彼此正式認識,明確上下級關係和各自職責;
第二,你們四縣是昌平專區成立後最核心、最關鍵的支撐點!專區能否快速運轉起來,打開局麵,你們的作用至關重要!
第三,時間不等人!開國了,百業待興,但敵情複雜,形勢緊迫!
想必你們也都知道前幾天開國大典,敵特猖獗竟然試圖迫擊炮攻擊城樓,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好在公安口同誌提前破獲敵人陰謀!
同樣昌平專區肩負著拱衛新生首都、暢通戰略命脈、保障京畿供給、穩固西北邊防的重任!這不是虛的,是實實在在要扛在肩上的擔子!”
他的目光掃過四位縣長,最後落在陳朝陽身上:
“朝陽同誌是你們的‘班長’,是地委第一書記。他的命令,就是地委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