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主管華北鐵路運輸的負責人李振邦推了推眼鏡,他的發言更聚焦於冰冷的現實和嚴峻的瓶頸:
“張書記的顧慮,很實際。居安思危沒錯,但具體工作要落到實處,要算清賬本!”
他手指敲著桌麵上的運輸圖,
“朝陽同誌提到美帝憑借海空優勢可能在仁川甚至更北的地方登陸,這提醒了我們。
如果——我說的是如果——戰火真的燒到鴨綠江邊,我們東北邊境承受的壓力將是空前的!”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沉重的壓力感:
“但是,同誌們!看看我們的鐵路網!運力不是無限的!
現在京津唐工業區的煤炭、鋼鐵、糧食運輸已經繃得像根滿弓的弦!
每天的車皮調度都在掐著秒表算!
要支援東北方向?!
這需要從我們本已緊張到極致的運力裡再硬生生撕下一大塊肉來!
關鍵線路的運能極限是多少?
應急搶修預案是否萬無一失?
替代運輸方案比如公路、水路,能否頂上來?這些都需要詳儘的評估和實打實的投入!”
他看向羅重文和陳朝陽,語氣帶著技術官僚的耿直:
“當務之急,是立刻組織力量,摸清這幾條大動脈的‘家底’和‘極限’,製定出切實可行的‘戰時運輸保障方案’!
而不是現在就喊‘全麵動員’,那會打亂現有的精密調度,甚至可能引發運輸係統的混亂!
準備,必須是有序的、有重點的、基於現實能力的!”
李振邦的發言,代表了務實派和技術官僚的視角。
他承認威脅的潛在性,但更強調當前能力的局限性和準備工作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
運輸瓶頸這個冰冷的現實,像一盆冷水,澆在了一些人剛剛被陳朝陽點燃的緊迫感上。
“放屁!一派糊塗話!”一聲炸雷般的怒吼,震得會議室嗡嗡作響,瞬間掐斷了李振邦話音落下後短暫的沉悶。
所有人驚愕地望去。
隻見來自山西的老軍分區獨臂政委周鐵山“騰”地站了起來!
這位身材魁梧、臉上刻滿戰火印記的老兵,雙目圓睜,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蒲扇般的大手“砰”地一聲砸在桌麵上,震得茶杯蓋叮當作響。
“羅書記!”周鐵山猛地轉向主位,聲音洪亮,帶著戰場上淬煉出的殺氣,
“我請求發言!我實在聽不下去了!”這句請求,如同在爆裂的怒火外勉強套上了一層組織紀律的約束,卻更顯其內心的激憤難平。
得到羅重文默許的眼神後,他立刻將炮口轉向張海民和李振邦:
“張海民同誌!李振邦同誌!我看你們是被和平的暖風吹昏了頭,忘了帝國主義是什麼吃人的豺狼了!”
他聲音洪亮,帶著戰場上淬煉出的殺氣,每一個字都像子彈一樣射向兩人,反觀張海民與李振邦被如此指責怒斥,臉色立刻變的鐵青。
他手指如戟,狠狠戳向張海民:“‘楚河漢界’?‘心照不宣’?狗屁!
跟美帝講這個?那是與虎謀皮!是白日做夢!
第七艦隊的軍艦都開進咱們台海海峽了!把咱們的領海當它家澡盆子!這刀子都架到脖子上了,你們還指望它守什麼規矩、講什麼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