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問自答:“是賦予重火力以輕步兵的靈魂——機動、隱蔽、突然性!
未來戰場,火力密度固然重要,但能在複雜地形山地、叢林、城市中快速轉移、出其不意打擊關鍵節點的‘遊擊炮兵’,才是製勝關鍵。
讓重炮像尖刀一樣插入敵人軟肋,而非像鐵砧一樣等待敵人來砸!”
吳濤聽得入神,咖啡都忘了喝,喃喃道:“像尖刀一樣插進去…乖乖,這想法夠野!夠勁!”
陳朝陽翻過一頁,指著上麵一個由箭頭和圓圈組成的簡易循環圖:
“第二點,信息——火力閉環。這是我們打贏鬆月裡的‘無形之手’。”
“監聽點捕捉訊息、‘美24師轉向’是‘觀察’;
分析敵情,預判凱澤伏擊是‘調整’;
炮擊安州、電台欺詐、高炮平射是‘決策’與‘行動’!
這四步環環相扣,形成一個高速運轉的閉環!”
他重重敲了下桌子:“未來的戰爭,是信息的戰爭!誰能更快、更準地獲取信息包括監聽、偵察,更聰明地理解、分析、預判信息,
並以此驅動火力(炮擊、欺騙、奇襲)精確打擊,誰就能主宰戰場!
這個閉環運轉的速度,將直接決定戰役的勝負。
我們今天是用‘土電台’和耳朵勉強搭建了這個循環的雛形,未來呢?
需要更快的通訊、更遠的偵察、更智能的分析!”
指揮所裡一片寂靜,隻有陳朝陽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在回蕩,仿佛在描繪一個超越時代的戰場圖景。
吳濤一知半解,許多詞彙他是第一次聽聞,所謂“智能”還是太過超前。
他拿起最後一頁,上麵畫著一架被高炮火網籠罩的F80和一艘被陸炮彈幕包圍的驅逐艦簡圖:
“第三點,非對稱作戰的‘跨維度打擊’。這是我們以弱克強的核心哲學。”
“敵人坦克強?我們用防空炮打!
敵人飛機凶?我們用密集防空網罩住天!
敵人艦炮猛?我們用陸炮遠程彈幕乾擾海!
核心是什麼?”
陳朝陽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是硬碰硬,而是在敵人自認為最強的維度上,
用他們意想不到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武器,進行降維打擊!”
“高炮天生不是打坦克的,但37毫米穿甲彈能撕開潘興的側後裝甲,這就是‘跨維度’!
76野炮射程不如艦炮,但密集的延時高爆彈幕覆蓋一片海域,就能讓驅逐艦無法安穩瞄準,這也是‘跨維度’!
未來戰場上,裝備代差永遠存在,但思維的代差,才是真正的鴻溝!
誰能打破武器用途的思維定式,誰能將現有裝備在非傳統維度發揮到極致,誰就能在非對稱對抗中創造奇跡!”
他放下筆,長長舒了一口氣,望向指揮所外的天色,目光仿佛穿透了朝鮮的山河,看到了更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