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誌願軍第九兵團穩健而高效的穿插推進。
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先頭部隊的腳步踏過敵人破碎裝備的陣地,一路接收了元山、興南等戰略要地以及東海岸漫長的防線。
戰士們麵容憔悴,軍裝襤褸,許多人的手腳還包裹著防凍繃帶,但他們的眼神銳利,步伐堅定。
誌司的命令就在此時抵達,清晰而又明確:
“第九兵團各部:
你部曆經苦戰,予敵重創,光複東線失地,功勳卓著。
現東線之敵已狼狽南竄,短期內無力北犯。
著你部即日起,全麵接防元山至興南港一線海岸防禦任務。
核心任務:轉入休整。
一、立即統計傷亡,優先後送重傷員,全力救治。
二、清點並分發繳獲物資,尤其冬裝、食品、藥品,務必保障戰士基本生存需求。
三、就地構築防禦工事,防敵登陸及小股部隊襲擾。
四、收攏部隊,補充兵員,恢複建製,總結戰鬥經驗。
五、等待後續糧食、彈藥、被服補給。
命令逐級傳達。
無論是在剛剛收複的興南港碼頭,還是在元山外圍的冰封山嶺間,疲憊至極的兵團將士們聽到“休整”二字時,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隨即,近乎虛脫的寬慰席卷了隊伍。
沒有人歡呼,許多人隻是默默地尋找避風處坐下,仔細檢查自己凍傷的手腳,或者小心翼翼地打開剛分到的罐頭。
他們太需要休息了,需要治療,需要一碗熱湯,需要睡一個不被槍炮聲驚醒的覺。
第二次戰役的輝煌勝利,是通過難以想象的巨大犧牲換來的。
關於東線戰場的粗略傷亡數字,司令部已經有了最終核算,
出發時滿編十五萬人的雄師,如今還能挺直腰板站在風雪中的,已然銳減。
總傷亡超過四萬餘人…
但對於親身經曆了長津湖煉獄的第九兵團每一位幸存將士而言,這份沉重與慘烈,根本無需任何紙麵報告來告知。
兵團指揮部迅速行動,將領們同樣疲憊,但眼神中多了幾分踏實。
他們知道,這是用無數戰友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喘息之機。
西線的捷報也同步傳來,誌願軍主力已全線推進至三八線附近。
西線的收複失地的捷報,如同野火傳遍誌願軍各部,也將勝利的狂喜與前所未有的戰略主動權,一並帶回了位於成川附近的誌願軍司令部。
地圖上,代表敵我的箭頭已穩穩壓過三八線,光複平壤的消息更是令人振奮。
然而,誌司指揮部內的氣氛,在興奮之餘,卻更多了一份異乎尋常的凝重與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