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推演和戰例分析大家見過,但如此細致逼真、時間緊迫、壓力巨大的臨機處置,還是第一次在課堂上體驗。
學員們像能聽到山穀間引擎的轟鳴和遠處敵軍緊張的呼喊聲。
許多人下意識地屏住呼吸,立刻埋頭思考,有的在紙上飛速寫畫戰術草圖,有的眉頭緊鎖盯著黑板上的地形圖,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比劃著進攻路線。
“給你三分鐘思考。”陳朝陽看了一眼腕表,
“然後我要聽到答案。記住,你是尖刀,是眼睛,你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係到分隊存亡,也直接影響主力接下來的作戰行動。”
教室裡隻剩下紙張摩擦和呼吸聲。
三分鐘,在巨大的壓力下轉瞬即逝。
“時間到。”陳朝陽的聲音打破了寂靜,“王團長,從你開始。”
一位來自西北軍區、麵色黝黑的團長率先站起身,聲音洪亮:
“報告教員,我認為應立即指揮分隊後撤,脫離與敵接觸!
利用霞飛坦克的機動性,迅速後退至安全距離,同時用電台向主力彙報敵情詳址。
我偵察分隊兵力火力均處絕對劣勢,地形於我不利,貿然進攻是以卵擊石。
應等待主力到達後,再行組織進攻!
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他的回答沉穩持重,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指揮員的思路。
陳朝陽臉上看不出表情,隻是點了點頭:
“保存自己,傳遞情報。很好。
李營長,你的看法?”
他點名一位參加過朝鮮戰爭、臉上帶著一道淺淺疤痕的營長。
那位李營長唰地站起來:“報告,首長,敵人已經發現我們,單純後撤可能被敵火力追擊,造成損失。
我會命令坦克排利用地形進行不規則機動後撤,同時用車載機槍和37mm炮進行騷擾性射擊,吸引和調動敵人火力,
暴露其火力點位置,並為主力部隊調動和展開爭取時間,這叫‘拖刀計’!”他的方案顯然多了幾分實戰中的狡猾。
陳朝陽依舊不置可否,目光掃向其他人:“還有其他想法嗎?”
一位戴著眼鏡、略顯書生氣質的學員站起身:“報告教員,或許可以嘗試用電台呼叫遠程炮火進行一輪覆蓋射擊?
即便效果不佳,也能擾亂敵軍,為我分隊後撤創造機會。”
另一位學員補充:“或者……是否可以分出兩輛坦克伴動後撤,留一輛隱蔽觀察,進一步查明敵火力配係?”
答案五花八門,但核心思路大多傾向於謹慎回避、等待主力或進行有限度的騷擾,這是符合常規偵察條令的打法。
陳朝陽的目光在教室裡巡視,最後落在了後排一位看起來十分年輕、坐得筆直、目光始終緊盯著黑板地形圖的學員身上。
李雲峰——第十兵團兼福建軍區……一個有趣的地方……
“李雲峰同誌,”陳朝陽點出了他的名字,“你的看法?”
李雲峰應聲而起,身姿挺拔如鬆,目光銳利如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聲音清晰而果斷:
“報告教員,如果是我指揮,我不會後撤,也不會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