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質量之惑:金陵廠反映的煤炭質量波動問題,根源在哪?
是開采層麵為了追求產量指標而忽視了分揀?是運輸環節被做了手腳?
還是……在銷售分配環節,有人故意將優質煤調包牟利,而將劣質煤塞給了計劃內的國營大廠?
其三便是民生之艱:礦工同誌們的生活條件如何?
那些從山東本地和蘇北招來的工人同誌們,是否能在安全得到保障的環境下工作?
他們的口糧、他們的住所、他們的醫療,是否得到了應有的關心?
還是在“聯合開發”的光環下,成了被忽視的灰色人群?
其四,便是利益之網:那個神秘的“京州市生產生活資料協調辦公室”,在這張跨省的利益網絡中,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
它是真的在進行協調,還是某些人用來進行資金騰挪、利益輸送的白手套?
那筆從金陵廠消失的十五億專項資金,最終是否流向了這裡,又流向了何方?
吉普車在坑窪不平的土路上顛簸前行,車窗外,天色陰沉得像是潑墨的宣紙,綿綿的秋雨讓視線變得模糊不清。
泥漿不斷濺起,拍打在車窗上,雨刮器費力地左右搖擺,刮出一片短暫的清晰,旋即又被泥水覆蓋。
“首長,前麵就是老牛坡了,這段路比較窄,一邊是山壁,一邊是老深溝,趕上這鬼天氣,可得小心點。您坐穩些。”
司機雙手緊握方向盤,身體微微前傾,努力分辨著被雨水衝刷得幾乎看不清的路麵邊緣,語氣裡帶著十足的謹慎。
副駕駛座上的警衛班長王小川,自從離開京州市區,一種的心緒不寧的情緒就像這雨霧一樣纏繞著他。
多年的警衛經驗讓他養成了一種對危險近乎本能的直覺。
這樣的天氣,這樣人煙稀少、地形險惡的路段,再加上目前並不太平、敵特可能潛伏的複雜形勢,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他心中的警報聲持續鳴響。
他眉頭緊鎖,右手下意識地、極其自然地按在了腰間的槍套上,拇指摩挲著冰冷的皮革。
他沒有回頭,隻是通過車內後視鏡,與坐在後排的另一名警衛員戰士小李快速交換了一個眼神。
那眼神銳利而凝重,充滿了無聲的警示。
小李瞬間心領神會,微不可察地點了下頭。
他原本就保持高度警惕的身體坐得更直了,目光掃視著兩側車窗外不斷掠過、被雨幕籠罩的模糊山影和深穀。
他悄然檢查了一下腋下槍套中的手槍,確認保險處於可快速擊發的狀態,另一隻手則輕輕拂過放在身旁的衝鋒槍槍身。
車內氣氛陡然變得更加凝重,除了引擎的轟鳴、風雨的呼嘯和車輪碾過泥濘的吧嗒聲,再無其他聲響,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感彌漫在狹小的空間裡。
吉普車轟鳴著爬上一段陡坡,拐過一個急彎,前方是一段相對平坦但依舊狹窄的臨崖路段。
突然!
“砰!”一聲巨響,伴隨著車體猛地一顛,向左傾斜!
“爆胎了!”司機驚呼一聲,拚命穩住方向盤,腳下猛踩刹車。
吉普車拖著歪斜的身體,在碎石路上劃出刺耳的聲響,堪堪在懸崖邊沿停住!
車還沒完全停穩,王小川已經大吼一聲:“有情況,保護首長!”同時猛地推開車門,利用車門作為掩體,拔槍在手。
幾乎在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