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懷中掏出一卷新的帛書,上麵是用最簡單的秦篆書寫,朗朗上口的短句。
“醫之始,本岐黃,人之初,本善良……”
那赫然是他根據後世記憶,整理編寫出的《醫學三字經》!
自那天起,李誌的課業徹底變了。
清晨,天還未亮,李沐便會帶著他走進後院的藥圃。
晨露打濕了父子二人的衣袍,李沐的手指撚起一株株草藥,從根莖到花葉,細細講解它們的性狀、藥理,以及那致命的毒性。
“記住,這是烏頭,它的根,見血封喉,是天下至毒,但若炮製得當,它又是救命的回陽聖藥。”
“這是甘草,能調和百藥,但你要記住,萬物皆有其度,過之,則為害。”
李誌聽得懵懂,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將父親的每一句話都牢牢刻在心裡。
而妹妹李舒雲,則咯咯笑著,在藥圃間追逐著翩飛的蝴蝶,為這肅殺的教導,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夜深人靜時,臥房的燭火,也總是亮到深夜。
秦玉婉並未歇息,而是鋪開一卷上好的絲帛,手持細毫筆,神情專注。
她用的,是早已被秦國廢止的楚國文字。
李沐則在一旁低聲口述,他說的每一個字,都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人體之骨,共二百零六塊,顱骨二十九,軀乾五十一……”
“……所謂縫合,非簡單連皮肉,需辨明肌理層次,避開血脈神經……”
秦玉婉眼中雖有萬千疑惑,卻從未多問一句。她隻是用那雋秀的楚文,將丈夫口中那些驚世駭俗的知識,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
她知道,她的夫君,正在做一件無比重要,也無比危險的事情。
始皇帝三十四年,春。
一聲響亮的啼哭,為李家帶來了新的喜悅。
秦玉婉再度臨盆,誕下一名男嬰。
劉柏梁、張鵬等人聞訊,皆帶著厚禮前來道賀,言語間,卻總帶著幾分對時局的憂慮。
李沐抱著繈褓中的次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能感受到嬰兒那脆弱而有力的心跳,這鮮活的生命,讓他守護家族的決心,變得如同鋼鐵般堅硬。
“就叫他,李顯吧。”他低語道,“顯,光明也,願他此生,能得見真正的光明。”
次子的誕生,讓他意識到時間,不多了!
他把自己關進了書房,廢寢忘食。
一張張精細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體骨骼圖,在他筆下成形。
每一塊骨骼的形狀、位置、連接方式,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足以顛覆整個時代的認知。
他又用大量的篇幅,詳細描述了外科縫合術的要點,從清創、消毒,到縫線的選擇——用煮沸過的柔韌絲線,遠勝於粗糙的麻線。
甚至,他根據後世抗生素的原理,開始嘗試從發黴的米糧和潮濕的土壤中,提取某種神秘的、能夠克製傷口腐爛的物質。
他將這東西,命名為——克腐素!
所有這一切,都被他用楚文,記錄在那一卷卷絲帛之上。
最後,他做了一件最關鍵的事。
他沒有使用任何一種已知的文字或符號,而是創造了一套獨一無二的密碼體係,將解讀之法,刻錄在一塊小小的骨片上。
沒有這本密碼本,那些絲帛上的記載,便是無人能懂的天書。
燭火下,李沐撫摸著那些凝聚了他畢生心血的絲帛,眼神深邃如海。
這些,不是用來換取功名的敲門磚,也不是用來震驚世人的屠龍技。
它們,是火種。
是在這片即將被戰火與黑暗吞噬的土地上,為他的家族,為他的血脈,留下的一顆能夠燎原的火種。
他要守護的,早已不隻是他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