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亮子,來,到這裡來,就等你了!”
秦亮一陣風地跑進來,看向那漂亮流暢的戰機:“嗯,不錯,這架飛機絕對會是一架好飛機!”
“嗯,這是咱們611和西工大共同努力的結晶!”
“話說,這三軸四餘度電傳飛控,用的是什麼芯片?”
三軸,指的就是飛機在天上飛行的三個轉軸,包括縱軸、橫滾軸和偏航軸。四餘度,指的則是隨你挑獨立的電傳操作係統。
電腦死機了可以重啟,但是命沒了,就沒法再重來了。
所以,對飛機的控製來說,必須是多通道的。
常見的是三通道,有三個完全獨立的控製係統,這樣的好處就是允許有一次錯誤,三個通道中,有一個通道計算或者傳輸的指令和其他兩個通道的相反,那麼,少數服從多數,按照另外兩個的來!
它的好處,就是允許有一次錯誤,但是,如果再出現錯誤呢?
早期的三餘度數字電傳,會再增加一套額外的液壓控製係統,萬一再出錯,那就切換回液壓係統來。
但是,液壓係統畢竟會增加飛機的重量,對於靜不穩定飛機來說,液壓係統還壓根沒法控製,所以,四餘度電傳就出現了。
平時工作,就用其中的三個通道,第四個通道備用,等到其中一個通道出錯關閉,那就打開備用通道,繼續維持三個通道的電傳操作,這樣就允許出現第二次錯誤了。
如果出第三次呢?
那就跳傘吧!
出現一個通道錯誤的概率是很小的,兩個通道都出現錯誤,概率就更小了,飛機從被造出來到退役,也不一定會出現一次二次錯誤,所以,三次錯誤沒必要考慮。
“飛控用的是8086芯片。”宋老說道:“這也是咱們目前已經吃透的芯片了。”
機載雷達上用,機載飛控上用,這8086芯片,已經變成了萬金油的角色了。
實際上,這東西並不合適,畢竟是通用處理器芯片,對飛機來說,專用的DSP芯片才是最重要的!
“看來,咱們西工大是該動手研究芯片了,也不能讓倪老等太久了啊!”秦亮感慨了一句。
後世在芯片領域裡被西方卡脖子,讓所有人都以為東方芯片技術落後,實際上,落後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
東方第一個晶體管,第一塊集成電路,並不比西方落後幾年,到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最多就是兩三年的差距。
但是,八十年代,國門打開,看到了西方的先進,再看看自己家裡的破爛貨,全國上下都彌漫著一種造不如買的潮流,芯片廠引進設備,要外國貨,電子廠使用集成電路,要外國貨,而芯片的高投入,又讓相關部門發愁,要發展經濟,總得有取舍啊。
於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項目就下馬了,從此,芯片對東方人來說就變成了一個黑盒子,隻知道怎麼用,不知道內部結構了!
也有少數的芯片項目,想要追趕世界潮流,但是,審批三年,動工三年,調試三年,等正式投產,早就落伍了,投產就虧損!外行領導內行,盲目崇洋媚外,忽略芯片研發規律……這些都太嚴重了。
這些靠相關部門沒用,那些繁瑣複雜的手續,就會被摩爾定律按在地上摩擦了。
還是得靠西工大自己啊!反正倪老都已經在西工大了,咱們的計算機組裝業務也起來了,錢和人才都不用發愁!
“秦亮同誌,秦亮同誌?”
秦亮這才回過神來。
“嗯,各位,這鐵鳥台,開始測試了嗎?”
“沒有呢,就等你來,現在咱們正式開始!”
楊威邁開大步,跨進座艙,開啟了一個個開關。
“上電!”
“開液壓!”
一個個命令傳來,所有人都睜大眼睛,看著試驗大廳裡無數設備的顯示情況。
“閉環成功!”
“開啟發動機!”
“加油門!”
“拉起來!”
大家夥緊緊盯著舵麵,按照指令,舵麵正常偏轉,第一次實驗,取得圓滿成功!
現場響起了一陣陣熱烈的鼓掌聲。
楊威跳下試驗台,興奮地向秦亮說道:“秦亮同學,咱們的鐵鳥台運行正常,完全可以進行下一階段大批量的測試!”
秦亮點頭:“嗯,好樣的!”
“秦亮同誌,你給推薦的楊威還真不錯,咱們這些611的工程師們都很佩服他,這套係統的研發成功,他是首功!”
秦亮笑了笑:“初中畢業就能考大學,楊威當然是最聰明的了,更何況他還非常努力。咱們5381班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非常努力的……不過,這也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是啊。”一旁,試飛院的領導開口:“就算是在鐵鳥台上實驗成功了,也不能直接裝到殲九戰機上,還是太冒失了,最好還是得有個實驗平台啊。”
四餘度電傳,徹底摒棄了液壓操作,裝上殲九這種鴨式戰機,萬一出了失誤……
很多零件在地麵上用得好好的,上了天,一震動,可能就會壞啊。
在後世,東方的電傳操作,也是循序漸進的。
不用說殲八2ACT那種了,就拿試飛院來說,現在殲教六的基礎上,改裝了個俯仰方向的單餘度數字電傳,然後,又在K8上改裝了三軸數字電傳,把各種飛行控製律都輸入進去,提前培訓飛行員的操作,也驗證硬件的可靠性。
己方這樣倉促上馬,萬一殲九因為飛控的問題摔了……
秦亮點頭:“是得提前驗證,011基地那邊的超七教練機,應該改造得差不多了吧?協調一架過來,在俯仰方向上,改用電傳操作,提前驗證我們的硬件,等到硬件沒問題,在三個軸上都改裝電傳,驗證我們的飛行控製律,同時訓練飛行員……這飛行員,也得挑選新人,上次那個雷子就不錯。”
老飛行員,容易犯經驗主義錯誤,就拿平顯來說,那麼好的東西,就是不用,覺得礙眼,上飛機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掉它,就和老司機上新車,上去就關閉自動啟停一樣。
現在的新殲九,會使用數字電傳,這座艙內的顯示也會大大減少儀表數量,使用更多的顯示屏,得新飛行員才能更好地適應,至於雷鏹,就更不用說了,必須得是殲九的首席試飛員才行。
上次秦亮來試飛院,就把老大難的問題給解決了,現在秦亮又提新人,試飛院的領導沒半點意見。
“好,咱們安排!”
宋老看著秦亮,目光複雜,你的話比三機部的一把手還好使!
“各位,閉環實驗成功,接下來,咱們……”秦亮的話還沒說完,看到一眾人都忙碌起來,各自測試各自的子係統去了,這些人……還真是拚命三郎啊!
“這邊的項目,都交給楊威了,咱們放心。”宋老說道:“接下來,我得回成都去了,得在那裡忙活第一架樣機的生產,秦亮同誌,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成都?”
秦亮搖頭:“等樣機造好了再說吧!”
宋老點頭,剛剛想要再說己方遇到的難題,外麵就傳來了興奮的聲音。
“秦亮同誌在這裡?真是太好了!秦亮同誌!我們殲八戰機,需要你們西工大幫助,十萬火急啊!”
又來!
秦亮看向從外麵走進來的人,這計算機已經給你們了,你們如果還不思進取,那我……
“最新消息,阿三那邊將會在三個月內,獲得米格25戰機,所以,我們需要在這段時間裡,完成殲八的升級,尤其是匹配遠程空空導彈……”
“咱們最多幫你們強化機翼,費用還是兩千萬。”秦亮不耐煩地說道。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