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
阿嚏!阿嚏!
秦亮接連打了幾個噴嚏。
“亮子,你怎麼了?”沙教授關切地看著秦亮。
“沒事,也不知道是誰在背後說我的壞話。”秦亮說道:“我們繼續,楊教授,這個三維鼓包式五附麵層隔道進氣道,要求的加工精度很高,咱們機械係的數控機床,能滿足它的加工精度嗎?”
楊教授點頭:“沒問題,亮子,你放心,咱們機械係的數控機床,絕對能滿足加工精度要求,你們隻管設計,加工的難題,我們來解決!這東西搞出來,絕對是全世界獨一份,體現我們西工大實力的啊!”
進氣口的設計是一門學問,早期機頭進氣,效率最高,但是沒法安裝大直徑雷達,慢慢就被淘汰了,兩側進氣、機腹進氣逐漸成為了主流,西工大首創了兩肋進氣,就已經是一次革命了。
進氣口不僅僅要進氣,還得能調節進氣量,法製的戰機,經常能看到半個尖錐一樣的東西,和側麵進氣口配合,這尖錐就相當於把米格21的機頭尖錐劈開兩半,高速的時候向前伸出,堵住更多的進氣口,降低進氣量,畢竟速度快了,撞進來的空氣就多,不調節的話,發動機會撐到。
到了三代機上,這種進氣錐調節的方式逐漸消失,換成了可調節的斜板,比如F15戰鬥機,那斜切矩形進氣口上唇就可以調節,控製不同的進氣量,同時優化激波的位置。
而F16,乾脆用了固定式的皮托式進氣道,簡單粗暴,速度一旦超過1.6馬赫,激波阻力就會大大增加。
不管什麼進氣口,都可以看到,並不會和機身連接,而是隔開一定距離,再額外增加一個板子,這個板子的作用,就是附麵層隔離。
機身表麵會和空氣摩擦,導致空氣減速,所以,機身蒙皮上的空氣流速,和機身外麵的空氣流速是不一樣的,緊貼著機身表麵的那一層空氣,流速都會降低到零!這種空氣直接進入進氣道,就會導致嚴重問題,甚至會讓發動機停車,流速為零的空氣,壓根就進不到進氣道啊!
所以,得和蒙皮隔開,單獨設計一個附麵層隔離板。
對於高速飛行的戰機來說,隨著速度的增加,進氣口調節到最小,可能進氣量還是多了,這種時候,進氣口還得增加放氣係統,殲八兩側進氣口後方,就有專門的放氣活門。
這樣,調節機構、附麵層隔離板,放氣係統等等都是飛機進氣口設計所必須的!這些,也都會增加飛機的重量!
對大飛機來說,這無所謂,但是對小飛機來說,這點重量,必須得斤斤計較!
九十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究如何取消掉這些機構,研究的結果就是DSI鼓包式進氣口,學名則是三維鼓包式無附麵層隔道進氣道!
這個鼓包就是一個壓縮棉,增加壓力分布,將附麵層的空氣推離進氣道,就不用怕附麵層的空氣,尤其是速度減小為零的那些空氣對進氣口的乾擾了。
由於采用了錐形流的乘波體設計,總壓恢複較高,加上不需要各種輔助結構,可以降低幾百公斤的重量!
結構簡單重量輕,阻力小,而且還隱身,畢竟這個鼓包能更好地擋住裡麵的發動機葉片!
但是,這東西可不一般,設計的時候,需要用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精心設計三維壓縮麵和進氣口,同時,在生產的時候,這個外形也必須要高精度,稍稍有差池,效果就全沒了!
這設計任務由秦亮帶隊完成,加工任務,就得看機械係的了。
楊教授拍著胸脯保證,秦亮也就放心了。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了爽朗的笑聲:“聽說梟龍正在設計?進行到什麼程度了?咦,你們這是在設計什麼?蒸饅頭嗎?”
“林老?”秦亮笑了笑:“這是我們最先進的設計理念下的產品,叫做DSI進氣口,這個饅頭可不一般,能給飛機減輕幾百公斤的重量!”
林老的態度一下子就認真起來了。
戰鬥機上,每一克的重量都得斤斤計較,飛行員上飛機之前,都得先上廁所,或許就是這一泡尿,決定了空戰的勝負呢,現在,居然一下子就減輕幾百公斤!
聽完了秦亮的簡單介紹,空軍眾人都是神情複雜。
以前的時候,咱們隻能跟在彆人屁股後麵走,現在,咱們已經能引領世界軍機的設計潮流了啊,這是什麼概念?
“這進氣口設計,能用在殲九上嗎?”
秦亮搖頭:“如果空軍強調殲九的截擊性能的話,這設計還用不上。”
DSI好處一大堆,缺陷也有,它畢竟是個替代品,在超音速下的調節能力,還是比不上傳統的調節機構,後世,殲十在用了鼓包進氣道之後,最大速度之類的都有所下降,不過殲十的攔截能力已經不怎麼重要了,後世更看重多功能。
現在的殲九,用的還是渦噴15,空軍依舊需要高速攔截能力麵對北方的毛熊,所以,並不適合改裝鼓包。
關鍵是,自己也不知道這技術究竟成熟了沒有啊!萬一不成熟,那梟龍性能差就差點,殲九可不能出意外啊!
林老也隻是提了一句,秦亮既然說不行,那他也就不再堅持。
“來,給咱們介紹一下這款飛機吧。”
於是,秦亮從整體設計開始,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個多小時,聽得林老連連點頭。
“不錯,不錯!這飛機的設計思路很先進,咱們空軍……”
“林老,咱們空軍訂購一些超七就行了,這樣可以一直堅持到殲九入役,至於這梟龍,設計的時候就定位於一架外銷用的輕型戰鬥機,適合小國,咱們國家國土麵積廣闊,需要中型,甚至是重型戰鬥機啊!”
“你是說雙發強六那樣的?”林老開口。
秦亮繼續搖頭:“不不,雙發強六的定位,就是對地攻擊機,可變後掠翼帶來的優勢,既能高空高速,又能低空高速,要省油就上斯貝,要動力就上渦噴十五,將可變後掠翼發揮到極致,但是要說戰鬥機……時代已經變了啊!”
可變後掠翼是二代機的技術,三代機就是邊條翼和翼身融合,四代機則是隱身機,殲九研發出來,接著就是搞四代重型隱身機了!
“詳細說說?”
“我認為,等到殲九首飛之後,四代雙發重型隱身機的研製,就需要提上日程了,我們也有了各種技術儲備,完全可以把這種飛機研製出來,發動機方麵,現在弱一些不怕,大不了繼續上兩台渦噴,等以後先進的渦扇出來再換裝……”
鴨翼加邊條翼的融合,機內彈艙,菱形機頭,外傾的雙垂尾……
這些設計方案說出來,林老隻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又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這設計方案,聽著不是一般的強啊!”林老點頭。
“嗯,我們在三代機上是追趕,在四代機上,那就是超越了!剛剛說的是外形,電子設備更加重要,尤其是雷達,我們要儘快研製先進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模塊……”
西工大是賺了不少錢,但是,他們用這些錢,投入到了各種科技的研發之中!空軍裝備的發展,就靠著西工大了!
“在89年之前,我們的四代機,就需要首飛,進入九十年代,我們空軍的裝備,絕對能到世界第一,我們無懼任何威脅!”
89年,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之前,和西方關係好,各種產品都能引進,到這個時間節點之後,咱們已經強到讓西方忌憚了!他們照樣不能拿咱們怎麼樣!
林老點頭:“好,就衝你這句話,咱們空軍會全力支持!等殲九首飛,咱們空軍就會召開四代機的招標會議!現在……咱們是不是需要把這些基本理論,先給其他幾個設計單位說說,讓他們也做個準備?”
“當然可以。”秦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