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可以先空著,等到第一款巡航導彈賣出去,有錢了之後,就可以繼續搞研發了。”
“哦。”
“第三款,海空軍自用款,這款導彈的外形,要進行修型,具備隱身能力,彈體外殼,可以整體使用碳纖維材料來打造,進一步降低重量……”
隱身!
這話出來,很多人是懵逼了。
“秦亮同學啊,這隱身是什麼意思?”
“咱們的巡航導彈,就算是飛超低空,依舊不是完美的,容易被天空中的預警機發現,所以,咱們要把外形改造一下,讓它在雷達屏幕上消失。”
正好,接下來要搞雙發重型隱身機的,就先用這個巡航導彈來練習一下隱身技術好了,有了這東西,以後四十年內都無敵手了。
至於彆人仿製?嗬嗬嗬,以咱們軍隊的個性,這種殺手鐧,一定會藏得好好的。
“接下來說製導係統。”秦亮沒給其他人反應的時間,繼續拋王炸:“為了能引導一兩千公裡的遠程巡航導彈,我們宇航工程係,要把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研究出來!”
早期的巡航導彈,是不需要衛星定位係統的,靠慣性製導加地形匹配,也可以用,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誤差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海麵上和沙漠裡,地形匹配不能用,那誤差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後世的戰斧,說從左窗戶穿過,絕對不走右窗戶,靠的就是衛星導航係統,這東西,咱們也得有!哪怕一個簡單的航空炸彈,加個GPS套件,就是能精確攻擊的傑達姆炸彈!
搞幾枚導彈算什麼,搞衛星導航定位係統,才是宇航工程係最重要的項目!
“秦亮同學,你是說要繼續咱們的燈塔計劃?”王教授的語氣中帶著激動:“這個計劃,咱們西工大也有一部分科研項目,可惜,項目被上級給……”
這下輪到秦亮驚訝了:“燈塔計劃?”
“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王教授的嘴裡,哼唱起來了這句最古老的歌曲,然後神情複雜:“燈塔計劃是錢老提出來的一個項目,可惜……”
作為燈塔計劃的參與者,王教授講述起來了那段特殊的曆史。
在美蘇對抗最激烈的時候,他們都把外太空當做了征服的對象,蘇聯人走得最快,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名飛上天空的宇航員……直至第一個登陸月球,美國佬才追趕上來。
至於航天事業能為人類做什麼貢獻,這也是航天人討論的一個熱點。
1961年,國內就舉辦了十二次星際航行座談會,1965年,錢老提出報告,指明人造衛星的用途:測地衛星、通訊及廣播衛星、預警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偵察衛星等等,當年4月份,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製任務正式啟動,代號651任務,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紅一號。
1967年,海軍就提出了發展導航衛星的建議,第二年,燈塔一號導航衛星項目正式上馬!
在秦亮的意識裡,總覺得北鬥一號,就是東方在導航衛星領域裡的最早的研究了,沒想到,居然還有燈塔衛星!
和北鬥一樣,寓意都象征著掛在太空,永遠不會掉落的指路明燈,隻可惜……
“這燈塔一號,什麼原理?”
“它使用十二米長的重力梯度杆,頂部有一個天平動阻尼器,和美國的子午儀衛星原理差不多……”
說起衛星導航,人人都知道GPS,這種導航衛星用的是精確授時的方式,用戶隻要能接收到頭頂上三顆衛星發射過來的時間信號,和標準時間信號對照,就能知道這三顆衛星發射過來的信號用了多長時間,然後乘以光速,就能算出到三顆衛星的距離,再知道這三顆衛星的位置,就能用幾何知識算出來自己的位置。
再迭加第四顆衛星,就能知道自己的高度信息,由於GPS有二十多顆,就能保證隨時隨地頭頂上都會有五六顆衛星,完全滿足導航定位需求。
在這種衛星導航係統之前,美國也有導航衛星,這就是子午儀衛星,用的是多普勒頻移的方案,極地軌道,太空隻有五六顆,導航精度在幾十米上,關鍵是,動輒半個小時以上,才能飛到頭頂一次。
東方,也有類似的導航衛星計劃!
從六十年代末期設計,到七十年代末期,燈塔一號已經完成了模型星、初樣星、熱控星、結構星、電性星的模裝和試驗,可以說,地麵實驗已經全部做完,就等著打衛星上天了!
就在這個時候,燈塔一號項目,下馬了!
原因也很簡單,國家要發展經濟,很多科研項目太燒錢!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反正美國有GPS,還有免費的民用信號,在當時短視之中,燈塔一號就這樣煙消雲散,和運十的命運一樣,讓人唏噓!
在八十年代中期,陳老就創造性的提出了雙星定位原理,還利用地球通信衛星和地麵站做了實驗,但是,上級就是不批!
一直到了93年,貨船在海上被檢查,GPS信號被屏蔽……第二年,北鬥一號項目就上馬了!
北鬥一號雙星定位,精度差了一些,還需要地麵站解算,但是,這畢竟是咱們自己搗鼓出來的衛星導航係統!沒想到,到了北鬥二代,居然又要去和國外合作,在被歐洲人坑了之後,老老實實地回來搞自己的北鬥二代。
在這種關係重大的係統上,不能指望外國人,隻能靠自己!
“如果咱們西工大動手搞的話,現在就能把燈塔一號發射上天……秦亮同學,秦亮同學?”
秦亮這才回過神來。
“王教授,各位老師,子午儀衛星類似的技術,已經落伍了,我們不能發射一個上天就落伍的衛星導航係統。”
“你是說,要搞美國的GPS那種係統?那個技術難度太高了!上麵星載的原子鐘,我們國內就沒有,耗費也太大了!二十多顆衛星,那得花多少錢,靠咱們西工大……”
西工大再有錢,也經不起這麼造啊!美國的國力雄厚,可不是咱們一個大學能比的!
“咱們當然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用兩顆地球同步衛星,打造一個區域衛星導航係統。”
“兩顆衛星不夠啊!至少得三顆衛星,還得呈一個三角形……”
“第三顆衛星,就用地球來充當!”
這啥原理?
雙星導航,就是用兩顆在軌的衛星坐標作為圓心,把用戶到衛星之間的距離作為半徑,這樣就形成了兩個球麵,用戶就在這個球麵交線的圓弧上,地麵中心站的電子高程地球,是一個以地心為球心,球心到地麵表麵高度為半徑的非均勻球麵,隻要用幾何方式,算出圓弧和地球表麵的交點,就能得到用戶位置。
在定位的時候,用戶還需要向衛星發送信號,用這個時間差來算用戶位置。
這意味著用戶在定位的時候會暴露自己的所在,和GPS純接收信號的方案有明顯的不足,但是同時……這也開發了北鬥衛星的新功能:可以發送短報文,簡單通信!
當年汶川地震,第一批跳傘下去的勇士,攜帶北鬥終端,就是可以用這個終端來發出信號!後世的很多手機,也都能用北鬥短信,北鬥通話,這是咱們東方特色的導航衛星係統!
秦亮介紹完了基本原理,一群宇航工程係的老師們,都用看外星人一樣的目光看秦亮。
“亮子,你這衛星導航原理,絕對世界獨一份啊!”
“是啊,提出一種全新的技術路線,你這腦子……究竟是怎麼想出來的?”
PS:戰斧導彈和北鬥定位原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