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秦亮披著大衣,揉著惺忪的睡眼,看著麵前的電腦屏幕上的消息。
就知道最近這幾天的情況會非常複雜,所以,秦亮壓根就沒敢離開北鬥控製站,方便第一時間接收到消息。
看來,情況正在向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此時,雙方已經在失控的邊緣了。
接下來怎麼辦?
是火上澆油,還是和稀泥?
“告訴劉教授,靜觀其變。”
接下來,咱們就坐山觀虎鬥好了,不摻和任何事,這樣一來,最後不管鬨到什麼程度,都和咱們沒關係,接下來,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啊!
“是。”
小鷹號,艦長室內。
“怎麼樣,有消息嗎?”
“沒有,對麵沒任何動靜。”劉教授說著,遞過來了一個耳機:“要不,你自己聽。”
本裡奇沒有推辭,接過來了耳機,戴在了頭上。
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果然,裡麵沒有任何的呼叫聲。
“怎麼會這樣,現在,難道不該是他們無線電呼叫最頻繁的時候嗎?在我們的電磁乾擾下,隻有跳頻電台才能正常通信的啊。”
“會不會是……他們的跳頻電台壞掉了?”
劉教授這話,沒有把本裡奇給驚掉下巴,什麼,壞掉了?
老毛子的電子技術的確是非常落後的,現在突然出現了跳頻電台,的確是個奇跡,隻是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手段實現的跳頻通信,可靠性有多高,說不定,真的會是壞掉了呢?
如果電台監聽不到任何聲音的話,那……
就在此時,外麵傳來了聲音:“本裡奇先生,我們已經定位了飛行員墜機點,營救行動順利進行!”
按說,隻要飛行員彈射出去,彈射座椅就會自動觸發,發射求救信號,呼叫後方救援。
如果在自己的地盤上,這樣的操作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是在敵人的占領區,那麻煩可就大了,畢竟,自己人能聽到,敵人也能聽到,到時候,飛行員或許會首先被敵人找到!
有經驗的飛行員,在落到對方的領土上之後,第一時間就會找到彈射座椅,然後關掉這個信號發生器,然後儘快逃離,在安全的地方,使用自己的便攜式無線電,或者其他方式,來和後方聯係。
聯係上之後,救援力量就會迅速派出。
本裡奇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好,知道了,我這就過去!在營救的同時,也需要儘快炸掉飛機殘骸,不能落入老毛子的手裡,對了,另一架F117呢?”
“已經返航了。”
兩架出來執行任務,格雷格的被擊落了,而菲斯特則幸運一些,趁著格雷格被發現,掉頭逃跑,什麼任務,狗屁,此時,還是他的命最重要。
而且,長機都被擊落了,他不跑,等著送人頭嗎?
本裡奇鬆了一口氣,事情還不像想象中的那麼壞,返航了的F117,落地後,飛行員可以詳細彙報一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看看是飛機的問題,還是飛行員的問題,還是……運氣的問題。
沒錯,這和運氣有很大的關係!
小鷹號的甲板上,蒸汽彌漫,更多的戰機被彈射出去,預備突發情況。
與此同時,遠東地區,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製造廠。
當年,老毛子為了開發遠東,調動了很多人手過去,一些共青團員就來到了阿穆爾河畔,建設起來了一座全新的城市,以他們的身份,命名為了共青城。
1932年,這裡開始建設第126航空工業製造廠,1934年,主廠房奠基,被認為是這座工廠的誕生日。
在衛國戰爭時期,這裡生產了很多飛機,僅僅伊爾4轟炸機,就生產了兩千七百多架,冷戰期間,這座工廠被劃分到了蘇霍伊設計局的旗下,從1958年生產蘇7開始,這裡就一直在生產蘇係飛機。
1971年,加加林飛機失事之後,為了紀念他,這裡就更名成了加加林飛機製造廠。
蘇霍伊設計局的工程師們,經常大早晨坐著專機從莫斯科起飛,趕到遠東來工作,晚上的時候再回去,原本能坐二十來人的飛機,經常會擠進來四五十人,飛行員也不在乎,因為他就是蘇霍伊最傑出的試飛員。
隻是,今天晚上,蘇霍伊設計局的工程師們沒有回莫斯科,一直都在T10S4上忙碌,工廠裡的工人都有些好奇,現在,他們算是明白了,這是想要讓蘇27上去執行任務!
“西蒙諾夫先生,我們的飛機,才剛剛完成定型試飛任務,並不具備實戰能力,現在就出去執行任務,會不會……”
“庫頁島需要我們,那邊遭受了強烈的電磁乾擾,就連我們的圖126預警機,都隻能在雷達屏幕上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這個時候,該我們出動了!”
這是蘇27表現的最好機會!
米格29進展順利,因為這飛機在設計階段,就計劃安裝老舊的倒卡天線的,蘇27機體推倒重來了一次,航電又耽擱了,以至於莫斯科有不少聲音都在說,蘇27這個項目,可以放棄了!
他們對此是非常憤怒的,但是也沒辦法,隻能加緊努力工作,現在,蘇27終於造出來了,而且,性能強悍,這個時候,必須要讓蘇27上去表現一番,展示這種飛機的強大性能!
尤其是航電設備上的!
“嗯,我對這款飛機有信心!”維克多普加喬夫說道:“雖然我不怎麼進行空戰訓練,但是,偶爾上去執行一次任務,也沒有問題!”
此時的他,已經換好了全套的飛行裝備。
試飛員,主要是飛各種飛行包線的,他們飛出來的數據,會下放給作戰部隊,變成飛行手冊,他們的任務,就是把飛機飛出極限性能來,而戰鬥部隊,則是在飛行包線內,完成作戰任務。
所以,試飛員並不熟悉空戰。不過……也有例外,普加喬夫,就絕對是個全才!
“報告,符拉迪沃斯托克方麵發來消息,希望我們立刻派出最先進的戰機支援!”
“好,我們這就起飛!”
普加喬夫大步流星地走向了跑道,在末端,一架造型漂亮的飛機,已經掛好了全部的武器,整裝待發。
機體雄壯,從機頭雷達罩之後,兩側開始拉邊條,一直拉到了主機翼上,機頭微微下垂,從側麵看,就像是老鷹撲食一樣。
從機身中部開始,下麵出現了兩個矩形進氣口,形成兩個發動機短艙的布局,一直向後麵延伸,上麵有兩個高大的雙垂尾,兩個尾噴管之間,則有一個用來撕破渦流的尾椎。
整個造型,大氣,流暢,雖然和米格29都是中央流體院給建議的外形布局,但是蘇27看起來顯然更加協調。
機翼下方,掛滿了武器,十幾枚導彈的掛載,讓它看著更是虎虎生威。
其中,大部分都是R27空空導彈,從62年啟動研發,經過多次改進,直至83年才最終定型!
彈體中部4個大大的倒梯形彈翼,全球獨樹一幟,尾部則是4個固定的雙三角尾翼,這個獨特的外形,讓人看一眼就能認出來。
不過,彈頭倒是有兩種搭配,那種尖錐形狀的是半主動雷達的型號,半球形狀的則是紅外導引頭,這也是老毛子電子技術水平不夠的一個臨時替代方案。
機翼外側,同樣是全新研發的R73導彈,目前甚至還沒有完成全部的定型實驗,但是,靠著強悍的性能,尤其是足夠大的戰鬥部,讓所有飛行員都會在第一時間扔掉老舊的R60導彈。
這是一架武裝到牙齒的飛機!
轟鳴聲響起,尾部兩台AL31F發動機依次啟動,幾秒鐘後,橘紅色的火焰升騰,這是加力燃燒室已經打開了!
巨大的戰機在跑道上,迅猛地滑跑,起飛,很快就沒入了夜色之中。
眾人站在跑道上,望著這架戰機遠去,加加林工廠的廠長伊利亞依舊有些擔憂。
“西蒙諾夫同誌,我們的飛機……應該能飛回來吧?”
“當然能,而且在回來的時候,我希望機翼下麵的掛架都是空的。”西蒙諾夫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