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秦亮回到了西工大,身邊跟著……本裡奇等人。
沒錯,他前腳剛到首都,洛克希德的人後腳就跟著過來了,畢竟,這曙光女神項目,可是他們洛克希德公司翻身的唯一機會了,必須要把握住!
秦亮在首都住了三天,在各部門一番走動,然後……就和本裡奇等人遇上,隻能帶著他們,一起回到了西工大。
不過……西工大從來都不會讓秦亮失望的!
會議室內。
“對高超音速飛行器來說,衝壓發動機是必然的選擇。”一名年輕的大學生,嘴上還隻有毛茸茸的從未刮過的小胡子呢,說出來的話,卻是無比的專業。
“衝壓發動機分成兩種,亞燃和超燃,想要實現5馬赫以上的速度飛行,亞超結合是唯一的方式,我們西工大航空發動機係,已經有了完整的設計方案……”
說到這裡,大學生看了一眼秦亮。
“秦亮師兄,接下來的介紹內容,就是機密了,能說給這些美國朋友聽嗎?”
秦亮點頭:“當然可以,說吧!”
本裡奇等人都很滿意,不錯,不錯,咱們可是東方國門打開之後,第一個和西工大合作的西方公司,西工大的科研機密,是完全可以透露給咱們的,這可是沉甸甸的信任啊!
“我們將亞燃發動機和超燃發動機結合到了一起,組成了獨具特色的亞超結合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當補燃方案……”
美國佬睜大了眼睛。
在來的路上,他們就在討論,東方人會使用什麼技術路線,沒想到,居然是亞超結合,亞燃給超燃補燃,這方案,絕了!
“不錯,不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完全可行!”隨行的洛克希德公司匹配動力的工程師沙德勒,目光中神采奕奕:“不過,衝壓發動機不能從零啟動,這個問題,你們打算怎麼解決?”
“當然是在前麵安裝渦扇發動機了。”
“渦扇?”
“沒錯,這樣在起飛的時候,可以節省燃料,到了高空,隻要關閉了外涵道,就是渦噴,同時也可以打開加力燃燒室加速,等速度到了2.5馬赫,就可以使用亞燃衝壓發動機,到3.5馬赫以上,可以使用雙模式……”
這發動機,要在四個模式內循環!
這技術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黑鳥使用的J58發動機,也不過就是在渦噴和衝壓之間來回轉換,而且,衝壓也不是純粹的衝壓,而是發動機前麵四級壓氣機還在繼續工作,隻是把管子接出來,直接接到加力燃燒室那裡,形成類似的衝壓發動機效果。
YF23配套的變循環發動機,則是利用一些放氣活門,在渦扇和渦噴之間來回轉換。
現在,渦扇、渦噴、亞燃衝壓、超燃衝壓組合到一起?
這難度絕對要逆天啊!
“這些發動機,怎麼組合到一起?”沙德勒開口問道。
“這得看飛機的設計,留給發動機艙的體積如何,如果比較長,那就串聯,如果比較粗,那就並聯。”
啥?
這還有兩種方案?
“能全部講講嗎?”
“可以,這個簡單。”大學生繼續介紹:“所謂的並聯,就是並排放在一起,可以上下,也可以左右,總之得夠粗,就拿上下來說,上流道可以布置渦扇發動機,下流道布置衝壓發動機,其中,上流道可以彎曲,下流道直著最好,這樣的優點就是噴管距離短,推力損失少。”
他一邊說,一邊放PPT,配合圖片,清晰直觀。
“至於串聯的,那就是中央放渦扇發動機,前麵安裝模式轉換閥門,後麵安裝衝壓發動機,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共用進氣道,節省空間……”
沙德勒認真地看了起來,半響之後,感慨:“你們東方人真聰明,這麼天馬行空的想法,是怎麼想到的?”
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就是咱們東方人!
美國科技是發達,但是,他們本土不產科學家,他們靠的是吸收全世界最聰明的頭腦過去!
而最聰明的頭腦來自哪裡?
東方!
在美國,那些在科技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很大一波都是華人!
所以,當他們開始排斥咱們之後,他們的科技就開始迅速落伍了。
現在,這些聰明的頭腦,都留在了東方,尤其是西工大!
這幾年來,西工大在國內招生的時候,因為報考人數太多,導致分數線不斷上漲,清北都比不上!
八十年代能考上大學的,那可都是天之驕子,更不用說還是天之驕子中的頂尖人才!
這些優秀的人才到了西工大,還在相互影響,用兩年的時間學完四年的課程,用剩下兩年的時間做項目,這幾乎都已經是每一個進入西工大的學生的基本認知了!
“您都說了,是我們聰明啊!”
西方人,很少誇人聰明的,他們更看重後天的努力,比如說,可以誇人努力,誇人勤奮,這些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而漂亮,聰明這些,都是先天的,娘胎裡帶出來的。
此時,對方能誇西工大的人聰明,那是真的佩服不已的。
“秦,按照你之前給的設計圖,這發動機橫向並聯放置,完全可以啊!”本裡奇想到了秦亮在洛克希德公司畫的那些設計圖。
實際上,秦亮就是按照後世的記憶畫的,簡單來說,都是網絡上的CG圖,為了好看,也為了讓這款飛機看著更加科幻,所以就設計得發動機艙很寬大。尤其是到了最後,幾乎有三米以上的寬度。
所以,把衝壓和渦扇的組合發動機,並排放置到發動機艙裡,完全沒問題啊!
秦亮笑了笑:“我們再商量一下具體數據吧,這款偵察機的全重,應該超過八十噸了,所以,起飛時候的推力,少說也得三十五噸,這樣,單台渦扇發動機的推力,至少十八噸,為了降低油耗,最好是無加力的時候就能達到這個推力。”
十八噸!
美國佬沒有!
美國的轟炸機,哪怕是B2,使用的F118發動機,單台推力也隻有7.8噸!
B1B使用的F101發動機,最大推力隻能達到14噸,而且還是加力推力!
想要最大軍用推力就達到十八噸,這……
這怎麼可能!
“秦,加力達到十八噸,貌似也……沒什麼問題吧?”本裡奇開口問道。
這是偵察機,又不是戰鬥機,不追求超過1的推重比,甚至0.5的推重比都不一定用得著達到,大不了就多滑跑一段距離唄。
“加力推力十八噸,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加力隻有十八噸的話,那這樣的推力,能否讓飛機飛到2.5馬赫的速度,滿足開啟衝壓發動機的條件?”
美國佬不說話了。
他們的黑鳥不需要麵臨這個問題,因為黑鳥是渦噴和衝壓的組合體,在高空,隨著速度增加,把壓氣機的氣流直接引到後麵的燃燒室,就可以當衝壓發動機來用了。
實際上,這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衝壓發動機。
真正的衝壓發動機,沒有任何多餘部件,就是一個簡單的管子!而這種發動機,速度不夠是不能啟動的!
2.5馬赫的條件,其實已經很低了,如果設計得不好,甚至要到3馬赫才會啟動!
靠著一款加力推力十八噸的發動機,能把八十多噸的曙光女神,推動到2.5馬赫的速度嗎?
夠嗆!
因為隨著速度的提升,高度的增加,發動機的推力是在不斷降低的!
就像是RD33,地麵試車推力8.3噸,到了萬米高空,推力就剩下6.4噸了,這還是高空狀態下,渦輪葉片允許升溫150攝氏度的結果,要是換上斯貝那種坑爹貨,到高空,推力隻剩下一兩噸而已!
最大軍用推力十八噸,那開啟了加力之後,地麵試車至少也得二十五噸以上,甚至更高,這樣到了高空,推力哪怕降一多半,還能剩下十噸。
兩台就是二十噸。
利用這兩台發動機,應該能把八十噸的飛機推動的到2.5馬赫了!
如果要是能在渦扇和渦噴之間切換,那到了高空,迎風麵積減少,2.5馬赫的指標就更容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