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穀。
曾經的高科技中心,現在已經變得有些落寞。
當龍芯橫空出世之後,性能先進,價格適中,很快就成為市場主流。
甚至,就連一個遊戲機,裡麵安裝的都是龍芯!
矽穀的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慢慢地衰落。
英特爾,這個最大的處理器生產公司,就在迅速沒落,以至於……他們旗下的生產工廠,都在不斷出售。
葛洛夫已經死了,戈登摩爾隻能站出來,在他的主持下,一個個工廠被出賣,隻有這樣,才能維持英特爾公司的殘延苟喘。
“你們這工廠,看上去不錯啊!”唐林達,摩托羅拉移動部門負責人,看著工廠內的設備,興致勃勃。
“是的,這工廠,本來是生產內存芯片的,是我們英特爾公司戰勝島國電子產業的最大希望,現在……”
當島國芯片崛起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沒落了!雖然給他們最後一擊的是東方人,不過,真正讓他們走下坡路的,就是島國人。
英特爾發家靠的是內存芯片,島國電子產業奪走內存芯片產業!
想到這裡,戈登摩爾又是一陣陣的心酸。
“嗯,被我們摩托羅拉收購之後,我們會大量生產移動電話使用的芯片,到時候……”
“移動電話?你們的移動電話,也要使用芯片了?”戈登摩爾好奇地開口。
83年,DynaTAC8000X上市,這是一個重達794克的大家夥,售價卻高達四千美元,不過,到了市場上,依舊供不應求,畢竟,這是移動通信技術的開端!
內部使用的全部都是分立元件,晶體管、電阻、電容器密密麻麻,才讓這移動電話變成了這樣一個大家夥。
雖然這款移動電話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但是摩托羅拉公司依舊要技術革新,下一代移動電話,為了降低重量,就需要采用集成電路了!
“那是自然。”唐林達開口:“我們為了降低移動電話的重量,就必須用芯片,目前,我們已經在設計專門的移動電話芯片了!下一款移動電話,厚度至少能降低一半,上麵使用十來顆芯片,就能實現整個移動電話的功能!”
說起這個來,唐林達非常驕傲。
摩托羅拉本來就是電子領域裡的大廠,他們之前就造過很多芯片,比如說通用處理器,雖然後世的X86很出名,但是當初剛剛開始有通用處理器的時候,摩托羅拉也是這個領域裡的老大,很多早期的微機,內部用的就是摩托羅拉的微處理器芯片。
“會用數字技術嗎?”
唐林達搖頭:“我們認為,數字技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模擬信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彆看歐洲人鬨得歡,不還是利用我們摩托羅拉技術來組網?”
在1G時代,摩托羅拉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他們滿世界的賺錢,數錢都數到手軟。
所以,他們其實也在開發2G技術,但是卻腳步緩慢,畢竟,他們在1G時代躺賺,給了他們一種錯覺,讓他們以為能一直賺下去。
結果,2G時代就被超越了!
現在,摩托羅拉正是風頭最盛的時候,滿世界都在使用他們的模擬技術組網,他們才不會現在就去研究什麼數字技術。
“你們就不怕西工大……”
“西工大在處理器領域,的確很強大,但是在移動通信這個賽道,我們摩托羅拉才是第一!”
“我聽說,軍方曾經借用過西工大的裝備,成功切入蘇聯人的無線電通信,他們的技術……”
“好了,不要說了,摩爾,你們是被西工大給打怕了,我們摩托羅拉才不怕他們!這工廠,我看最多值三億美元,你們賣不賣?”
戈登摩爾歎了口氣:“當然賣,對了,馬丁庫帕……”
“他已經離職了。哼,離開了我們摩托羅拉,他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馬丁庫帕,1928年出生,1950年獲得伊利諾伊立功學院的碩士學位,之後就加入了摩托羅拉,在紐約曼哈頓的實驗室裡工作。
他一直都在研究移動電話,從最初的軍用背負式電台開始,到1973年代手持式電話,就算是這樣,繼續搞了十年,才最終商業化。
這十年來,馬丁庫帕帶著他的團隊,進行了五次技術革新,終於能商用化。
不過,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1983年,摩托羅拉第一部移動電話正式出售的時候,馬丁庫帕卻選擇離開了摩托羅拉公司,在當年十月,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負責……給移動電話計費。
直至十年後的1992年,他才創辦了ArrayComm公司,負責研發移動通信的天線研究。
這老兄估計是跑出去賺錢,賺夠了再玩技術的。
或許是,就連他也覺得,他研發的移動電話,足以滿足未來十年的市場需求?
唐林達無奈搖頭,當初英特爾就是這樣高高在上,然後痛失微處理器霸主地位的,現在……輪到摩托羅拉公司了!
同一時間,麻省理工。
“楊,你們麻省理工,應該有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你們可以在校園裡建設一個基站,這樣就不需要再跑去找路邊電話亭了,可以隨時打電話!”
楊天看著坐在自己麵前滔滔不絕的馬丁庫帕,知道這樣說下去,根本就不是個頭,於是打斷了他的話。
“你們的移動電話,能同時容納多少用戶?”
“我們采用頻分多址技術,每個用戶獨占一個信道,可以支持二十到三十個用戶同時接打電話。”
“也就是說,如果我是第三十一個人的時候,就打不通了?”
“隻要稍稍等待,其中一個人打完,把信道空出來就可以了。”
楊天搖頭:“不,我不想等。”
大哥大時代,看著拿著這樣的手提電話很牛逼,實際上信號差得離譜,得四處找信號好的地方打,還可能串音,更重要的是,容納的客戶有限!
一個基站覆蓋十公裡的半徑,這麼大的區域裡,最多隻能允許二三十個用戶一起打,經常都是打不通的!
楊天是看不上這種落後技術的。
看到楊天的表現,馬丁庫帕皺起來了眉頭:“楊,你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強的嗎?現在,你怎麼對我們的新技術,表現得如此不屑?難道……還有更好的技術?”
楊天點頭:“沒錯!”
“在哪裡,給我看看!”
楊天把自己的電腦顯示器,轉了過去,讓對方能看到。
“來,看看這些專利注冊申請,雖然我還沒有拿到實物,但是,我能猜出來,這種全新技術的移動電話,應該快上市了。”
專利?
馬丁庫帕望過去,心中就是咯噔一下。
Wals……
這些都是……CDMA技術裡的底層專利!
哪怕發展到了4G,甚至是5G,都得以這些底層專利為基礎,後世某為掌握的5G專利數量最多,不照樣得給高通交3G的底層專利嘛!
第一個技術,是CDMA的核心編碼方式,第二個,是解決其中最關鍵的多徑乾擾問題,第三個,實現基站之間的無縫切換,減少通話中斷,第四個,動態調整發射功率……
每一個技術下麵,署名都是西工大!
“你是說,東方在研製CDMA技術?這怎麼可能,碼分多址的技術難度是最大的,現在,就連歐洲,也不過在策劃時分多址的技術!”
大哥大是模擬信號,隻能用FDMA,也就是頻分多址,一個信道獨占一個頻段,這樣信道數量就決定於頻段數量,二三十個已經很逆天了,多了的話,電話上也放不下。
想要進一步提升容量,那就需要用數字技術,最初容易實現的是時分多址,在同一個頻段內,把時間切片,每一片輪換給一個用戶使用,GSM常用的是八個信道,也就是同一頻段,同時可以給八個用戶使用。
如果使用二十五個頻段的話,一個基站同時就能容納兩百用戶。
時間切片簡單,容易做到,所以,GSM技術才成為2G時代的主流。而且,因為是數字技術,除了打電話,還能發短信,還能上網!
碼分多址,就是要編碼來區分,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當然在東方,不要拿落後的歐洲來和東方比。”
馬丁庫帕的心慢慢地沉了下去。
“這樣說來……摩托羅拉的移動電話,很快就要落伍了?”
“是的。以西工大的研發速度,我估計很快就要出來實物了。”
馬丁庫帕不知道是怎麼走出辦公室的,他隻感覺到……天要塌了!
他們的模擬電話是第一代,歐洲的數字電話是第二代,東方研製的技術,實打實的第三代。
現在,第一代才剛剛開始賺錢,第二代才開始研發,東方就迭代到第三代了?
這還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