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們開啟新的篇章。隨著垂雲城的光複,故事將進入新的階段——重建與探索。第二十四章將聚焦於戰後的局麵與新的動向。
第二十四章:百廢待興
晨光徹底驅散了夜幕,也驅散了籠罩垂雲城數月之久的魔氣陰霾。儘管城池已化為半片廢墟,殘垣斷壁間煙火未熄,但空氣中那股令人窒息的壓抑感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後餘生的疲憊,以及……一絲微弱卻真實存在的希望。
明理殿廣場(如今已是一片焦土)上,人群漸漸彙聚。幸存下來的學宮弟子、城衛軍士兵、普通百姓,他們衣衫襤褸,麵帶菜色,許多人身受重傷,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麵緩緩升起的、殘破的學宮旗幟上,眼中閃爍著淚光與激動。
荀老夫子簡單調息後,強撐著傷勢,站上了一塊較高的斷壁。他並未多言,隻是環視著下方那一張張飽經苦難的麵孔,聲音沉穩而清晰地傳遍全場:
“魔首已誅,祭壇已毀!垂雲城……光複了!”
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最簡單的事實。但這寥寥數語,卻如同點燃乾柴的火星,瞬間引燃了積壓已久的情緒!
“光複了!”
“我們贏了!”
“蒼天有眼啊!”
……
歡呼聲、哭泣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一股悲喜交加的洪流,衝霄而起。許多人相擁而泣,更多的人則朝著荀老夫子、朝著那麵旗幟,深深叩拜。
杜猛扛著染血的巨刃,帶著一群同樣渾身是傷的碼頭漢子,默默站在人群外圍,看著這場景,咧了咧嘴,沒說什麼,但眼神中的戾氣卻消散了不少。孫老醫師和嚴律則忙著帶領藥師和懂陣法的弟子,穿梭在傷員之間,儘力救治。
“然,魔道主力未損,蝕骨魔君仍在,危機遠未解除!”荀老夫子話鋒一轉,讓歡呼的人群迅速安靜下來,臉上重現凝重,“城池殘破,人心惶惶,百廢待興!當下首要,是救治傷員,安撫百姓,清理廢墟,重建秩序!”
他當即指派任務,展現出強大的組織能力:擅長醫術的由孫老醫師統領,設立臨時醫館;懂得土木工程的由嚴律負責,評估損毀,規劃清理;尚有戰力的城衛軍和自願加入的青壯,由杜猛暫時統轄(杜猛哼了一聲,算是默認),負責巡邏警戒,清剿城內可能殘留的魔修殘孽;餘晚舟則帶著一些女弟子和婦人,負責分發有限的存糧,安撫老弱。
一係列指令清晰明確,讓茫然無措的幸存者們找到了主心骨,開始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一股名為“秩序”的力量,開始在廢墟上艱難地重新凝聚。
陳觀在昏迷兩個時辰後,終於蘇醒過來。他發現自己躺在原本墨韻齋後院一間勉強清理出來的廂房裡,身上傷勢已被妥善處理,體內枯竭的星辰之力也恢複了一絲。他剛睜開眼,守在旁邊的石鋒便驚喜地跑了出去。
不多時,荀老夫子走了進來,雖然臉色依舊蒼白,但精神尚可。
“感覺如何?”
“無大礙,隻是心神消耗過度。”陳觀坐起身,關切地問道,“城中情況如何?”
荀老夫子將目前的情況簡要告知,末了,意味深長地看著他:“你昏迷前那一下,可是驚世駭俗啊。連趙千胤臨死前都難以置信。”
陳觀微微皺眉,努力回憶,卻隻記得一種玄之又玄的感應,仿佛觸摸到了某種更深層次的法則關聯。“晚輩也不知具體如何做到的,隻是覺得……那毀滅性的力量之中,似乎也蘊含著‘重構’的可能。”
“萬法源體,果然玄妙無窮。”荀老夫子感歎,“經此一役,你在城中聲望極高。許多人已將你視為希望所在。”
陳觀卻並無喜色,反而憂心忡忡:“先生,魔道雖暫退,但蝕骨魔君絕不會善罷甘休。星核的試煉,也隻完成了第一步。我們時間緊迫。”
“不錯。”荀老夫子神色肅然,“重建城池固然重要,但提升‘文明火種’才是根本。我觀如今人心凝聚,正是引導的好時機。你可有何想法?”
陳觀沉思片刻,道:“知識傳承,乃是文明根基。我想……重開講壇。”
“講壇?”
“是。”陳觀目光堅定,“不在明理殿,就在這片廢墟之上。不講高深道法,隻講最基本的道理——為何而戰,為何而生,如何在這末世之中,守住人之所以為人的底線。用最樸素的言語,點燃眾人心中的火種。”
荀老夫子眼中精光大盛:“好!好一個‘廢墟講壇’!此舉,正合‘知行合一’之要義!你身體若能支撐,便可擇日進行。”
就在這時,餘晚舟匆匆進來,麵帶一絲奇異之色:“荀師叔,陳觀,我們在清理原藏經閣廢墟時,發現了一樣東西。”
她手中捧著一塊焦黑的木牌,依稀可見是某本典籍的封底殘片,上麵用一種古老的篆文,刻著幾個模糊的字跡。經過仔細辨認,那似乎是——
“聖賢長眠之地……啟……骸骨……通天道……”
陳觀與荀老夫子對視一眼,皆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
聖賢骸骨!第一卷末尾提及的線索,竟然在此刻,以這種方式出現了!
新的冒險,已在廢墟之下,悄然顯露征兆。
【第二十四章小結】
本章平穩過渡,處理了戰後重建的繁瑣事務,展現了主角一方從反抗者到建設者的轉變。通過“廢墟講壇”的構想,將“提升文明指數”的任務具體化,貼合主題。結尾處“聖賢骸骨”線索的意外出現,自然引出了下一卷的核心內容,承上啟下,過渡流暢。接下來,故事將轉向對“聖賢長眠之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