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平平淡淡的過了幾天。
一大早起來,因昨晚下過一陣雨,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
微風習習,空氣涼爽,吃完了早飯,一家人拿的拿麻袋,帶的帶鐮刀的往後山去。
村裡麵這幾天已經有不少人家陸陸續續的把水稻都給收完了,快一些的人家都已經在肥田,為下一季做準備了。
她去趕海的時候,就有看見村西好幾家都已經把紫雲英、苕子這些給種下去了。
要知道,這兩種綠肥作物可是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為來年的農作物種植打下良好基礎的。
農家肥多的人家就沒有種這些,而是種了不少的冬菜,冬天,蔬菜的需求市場還是挺大的,現在雖然有大棚的普及了。
但很多人還是喜歡吃露天的蔬菜,這種陽光充足,比大棚裡麵的好吃很多,也是他們這裡冬天的收入來源之一。
畢竟冬天冷,不好下海去捕魚,每天的事情就是去侍弄這些冬菜。
洛驚蟄準備把水稻收了後就種上紫雲英和油菜花。
旁邊田坎寬闊的地方再種上槐花樹,等花開的時候就可以去把後山的蜂蜜遷一部分過來了。
剩餘有空的地方都準備全部給種上食用玫瑰,她已經訂購了花苗,大概要半個月左右才到。
主要是有些多了,因為她還買了桂花樹,後山裡麵是有山桂花,但因為要把一部分的蜂蜜給遷回來,所以蜜源這些都要準備起來。
這也是她要種這些植物的原因。要知道現在每投資下去的一分錢,都是她以後躺平的資本。
趁著年輕,多乾一些,過了三十歲,她就每天喝喝茶,遛遛彎,沒事到村口嘮嘮嗑,跟大爺大媽他們打打牌。
紫雲英蜜和槐花蜜都挺好吃的,玫瑰花蜜和桂花蜜都有美容養顏的功能,特彆是桂花蜜,調理腸胃特彆的厲害,還能潤肺止咳。
她有在網上買過蜂蜜,也在實體店買過,甚至在蜂農家也買過,但都沒有買到真的。
也是來了這裡後,上一次進山,割回來的那些蜂蜜,才讓她發現,自己以前買的那些蜂蜜都是真假參半的。
因為蜂農為了多割一些蜜,就會給它們喂白糖,特彆是冬天的時候,蜂蜜都是吃白糖撐過了的。
去的路上,看著已經泛黃的玉米杆,聞人序道:“玉米也可以收了,再不收,再來一場秋雨,它們就要倒地下發芽了,到時候玉米杆也不能砍回來喂牛了。”
因為喂有家禽,所以玉米,黃豆這些都種了不少。
空間裡麵更是數不勝數,但那些輪不到洛驚蟄來操心,自有紫參娃娃安排好。
她隻需要在和彆人交易的時候從空間裡麵拿出來就好。
柳姨也感慨的道:“前幾天去趕海擺攤,都給忘記還有土豆紅薯還沒有來得及挖,前麵都是挖一些回來給豬吃的,到現在也才挖了幾溝,有夠我們忙活的了。”
一家人都討論著還沒有來得及乾的農活,除了水稻和玉米,其他的雖然都不是大麵積的,但零零散散也有不少。
要知道對於一個愛土地的老農民,管家會讓這一片肥沃的土地空著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
把水稻和玉米種下去後,邊邊角角他都給利用起來了,就隻差那要走的路了。
到了水田邊上,一個個黃澄澄的巨型南瓜窩在地上,葉子掉得差不多的黃豆也聳立其中。
都是一些還沒有來得及收回去的農作物。
當時洛驚蟄沒有想要把這些給種田坎上的,是聞人序說可以這樣種,還節省土地。
況且,這些都是家畜愛吃的,到了冬天,還可以給它們換一換口胃。
洛驚蟄現在覺得,也許到時候也可以給自己換換口味。
割水稻很是費力,洛驚蟄又不會用法術,所以她的工作任務就是收這些巨型南瓜,聞人汐收黃豆。
其他人則是到水田裡麵去收水稻。
隻見,聞人序他們幾個男的的猛一頓操作,一粒粒的稻子從稻穗上飛了出來,形成一股繩,像龍卷風一樣飛到了早就準備好的稻桶裡。
柳姨帶著妯娌倆把稻桶裡麵的稻子給用簸箕兜到大籮筐裡麵,這樣方便回去好倒了曬。
看著他們那刷刷刷的速度,果然,修仙人就是不一樣,一個小時不到,都已經收了小一半了。
如果不是稻草需要人工親自捆,現在可能都已經乾了一半多了。
這捆稻草,大大的耽誤了他們時間。
聞人汐的速度也是很快,她所到之處,後麵都會有一堆已經拔並且綁好的黃豆杆。
隻有洛驚蟄一個人慢吞吞的砍著南瓜,它的炳杆太大了,根本搬不下來,隻能用刀一個個的砍。
一群人裡麵,就她的效率最低。這時候她無比的想念洛小鯤,也不知道那家夥去哪裡玩耍了。
白天不見人影,隻有吃飯的時候才出現,今天知道他們要來收稻子,沒有吃早飯就給溜了。
洛驚蟄根本就來不及留住它,如果它在,這一點南瓜,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砍了一會,感覺腰不是自己的腰了,她又站起來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