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們繼續創作《人皇紀元》第三卷第五十六章。
第三卷:曙光紀元
第五十六章:寒冬將至與內部隱患
秋意漸濃,山風開始帶上刺骨的寒意。曙光崖頂的樹木褪去了綠裝,染上斑斕的金黃與赤紅。天空變得高遠,雲層厚重,預示著凜冬的腳步日益臨近。
與森語部落的第一次成功貿易,為曙光崖帶來了寶貴的過冬物資——柔軟的獸皮被製成保暖的衣物和被褥,風乾的肉乾和野果補充了食物儲備,各種草藥更是雪中送炭。崖頂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然而,林淵並未有絲毫放鬆。他深知,寒冬對於任何一個新生勢力都是嚴峻的考驗,尤其是他們這種根基尚淺的聚落。
“必須為寒冬做好萬全準備!”林淵在篝火旁召開的集體會議上,語氣凝重。
第一,食物儲備是重中之重。狩獵小隊加大了出動頻率和範圍,石根和岩罡甚至冒險深入了一些以前不敢去的區域,獵取大型動物,製作更多的肉乾和熏肉。阿土和山鼠照料的梯田裡,厚葉草和一些耐寒的根莖作物也迎來了小小的收獲,雖然不多,但也是重要的補充。林淵還根據晶石知識庫中的信息,帶領大家識彆並采集了大量可食用的乾果和塊莖。
第二,保暖禦寒措施必須到位。主洞和各個側洞的入口都被加厚了獸皮門簾,縫隙用泥巴仔細封堵。岩罡帶領大家利用石頭和粘土,改造了灶台,使其能夠更高效地供暖,並嘗試搭建了簡單的火炕雛形。每個人都分到了足夠的獸皮衣物。
第三,防禦不能鬆懈。寒冬也是妖獸覓食困難的季節,不排除會有餓急了的妖獸冒險靠近。入口處的工事和陷阱被反複檢查和加固。值夜巡邏製度更加嚴格,尤其是在風雪天氣。
在忙碌的備戰中,林淵也沒有放鬆對內部的治理和提升。
他利用夜晚時間,將簡單的《曙光崖約法》細化,形成了更具體的行為準則和貢獻記錄製度。誰狩獵多,誰建設出力大,誰發現了新的資源,都會得到公開的表揚和微小的物質獎勵(比如多分一塊肉乾,或者優先使用某件工具),營造了積極的氛圍。
他還開始推行更係統的訓練。不僅僅是戰鬥技巧,還包括野外生存、草藥辨識、甚至最基礎的讀寫算數。林淵堅信,知識和紀律,是文明崛起的雙翼。
大部分人都積極響應,尤其是年輕的山鼠和阿土,對學習新知識充滿了熱情。石根和快腿等戰士也刻苦磨練武技。
然而,平靜的水麵下,也開始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暗流。
問題出在岩罡身上。
作為原黑石部落的獵頭,岩罡經驗豐富,吃苦耐勞,在建設和狩獵中都是絕對的主力,威望僅次於林淵。但漸漸地,林淵發現,岩罡似乎對森語部落抱有一種莫名的抵觸情緒。
在一次關於是否應該向森語部落傳授更基礎的鐵器辨識知識(比如如何區分鐵礦石和普通石頭)的討論中,岩罡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對意見。
“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岩罡獨眼中閃爍著警惕的光芒,“森語部落躲在深山裡這麼多年,誰知道他們是什麼路數?我們的鐵器技術是立身之本,怎麼能輕易傳給外人?萬一他們強大起來,反過來對付我們怎麼辦?”
他的觀點,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隱隱讚同,尤其是同樣來自黑石部落、心思比較簡單的石根,覺得岩罡大哥說得有道理。
林淵理解岩罡的擔憂,這是部落時代常見的排外和戒備心理。但他更清楚,閉關自守隻會走向衰落。
“岩罡,你的擔憂有道理。”林淵沒有直接否定,而是耐心解釋,“但我們傳授的,隻是最基礎的知識,離真正打造鐵器還差得遠。而且,我們不是無償給予,是通過交換,獲取我們急需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人族勢微,若想對抗妖族,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森語部落或許有他們的缺點,但至少目前,我們有共同的敵人。”
岩罡張了張嘴,似乎還想反駁,但看到林淵堅定的眼神和其他人(如堅爪、快腿)若有所思的表情,最終悶悶地低下頭,沒有再說什麼。
但林淵知道,這件事並沒有結束。岩罡的擔憂,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如何平衡內部不同的聲音,引導大家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未來,是他作為領導者必須麵對的挑戰。
外部寒冬將至,內部理念的碰撞,也如同暗流,開始湧動。
曙光崖的成長,注定要經曆風雨的洗禮。
【第五十六章完】
章末小結:
本章將視角從外部拓展轉向內部建設與潛在矛盾。備戰寒冬的細節描寫真實具體,體現了主角的遠見和團隊的韌性。內部治理的細化(準則、貢獻製)展現了文明製度的萌芽。岩罡提出的反對意見是本章的核心衝突,反映了保守與開放、部落思維與聯盟思維的碰撞,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真實感。主角的處理方式(理解但引導)體現了其領導智慧。節奏平穩,在積極備戰的主線下埋下了內部矛盾的伏筆,為後續劇情發展提供了內在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