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當李維離開拿騷體育館時,身上每一寸肌肉都浸潤著疲憊。下午的試訓強度極大,對體能是巨大的考驗。李維心裡清楚,體能強度測試也是試訓的一部分,這點算是他的一個小短板。
要加入職業球隊成為職業球員,對身體抗消耗的要求極高。高強度的訓練隻是基礎,還有密集的比賽,來回的旅途奔波。如果你還想擁有一點業餘生活的話,務必有個強壯身體,否則職業籃球會把人吃乾抹淨,榨得一絲不剩。
李維穿越過來的時間還是太短了,體能訓練成果並不明顯。還好李維本身的底子不錯,這次試訓李維準備比較充分,下午他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呼吸和心率,讓其保持在平穩的狀態,比較完美的完成了試訓。到最後他忍著不適,壓製住了嘔吐的衝動,他不想被減分。等到離開時去了趟衛生間,才吐出來一些好受一點。
如果不提升體能的話,就算成功入選,也會因為跟不上球隊訓練、比賽的強度而被淘汰。李維深知這一點,他因為使用特殊能力,能量消耗本來就比正常打球更大,對體能的要求自然更高。這也是他需要找羅平購買科技的原因,這個時代,窮人光靠變異還不夠,科技該上也要上啊。
當務之急是弄到3000美元,不得分挑戰賺的那點錢用得差不多了,自己本身沒有收入,老爹老媽那裡或許能提供一些支持。至於他親愛的弟弟,所有錢都投到了球鞋販賣資金鏈裡,李維用了他的鞋,也不好意思再找弟弟借錢了。要想想彆的辦法。
從體育館出來準備坐公交車,在那個來時的小站台,一輛土星SUV停在了麵前。車窗搖下來,是NetDaily的記者斯科特米切爾,他衝李維招手:“嘿維克托,你家住哪兒?我送你!”
“法拉盛!”
“我就知道,上車吧!”
李維沒有扭捏,上了米切爾的車。坐公交地鐵不僅時間長還要花錢,有人願意免費送自然是好事。而且李維知道,米切爾肯定是想套取更多自己的信息好寫專題報道,所以這算等價交換。
即將進入晚高峰,從長島去皇後區的路上車子多了起來。斯科特米切爾詢問著李維更多更詳細的信息。下午他在采訪完戴維斯大叔後,對李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看了李維的社交媒體賬號,上麵有很多他和彆人單挑的視頻。防守的確相當厲害,他問李維做這個賬號的目的是什麼,隻是為了給狗籌錢治病嗎?
“你希望我做賬號的目的是什麼?”李維看著高架上不息的車流,反問道。
“為什麼這麼問?我隻是想了解一下情況,我沒有什麼惡意。”米切爾認為,李維會錯了自己的意思。
“我知道你沒有惡意。我的意思是,作為一個記者,你喜歡什麼樣的故事。”
“噢~”米切爾沒想到李維會這麼說,但他確實說中了自己的心思,自己不就是來采集故事的嗎?如果李維真的說,“我就是為了給狗籌錢”,那這個故事肯定會失去一些傳奇色彩。米切爾一下子明白過來,這小子是個上道的人。
“從吸引人的角度來說,你做賬號的目的最好是,為了試訓,為了能成為一個職業球員,這是你追求夢想計劃的一部分。”
“Bin,事實就是這樣。這就是我計劃的一部分,我通過賬號引起了球探的注意,他找到我讓我參加試訓,然後我就來了。”
“真的嗎?是誰,誰注意到了你?”
“肖恩麥卡利恩。”
“原來是他…真是不錯,這是個不錯的故事。”
斯科特米切爾意識到自己遇到了一個聰明人,聰明人從來都是會講故事的人。職業體育本身就是一個超大型真人秀+故事會。高超的球技+精彩的故事,是構成這個龐大商業體的底層基石。沒有球技,就沒有食材,沒有故事,就少了調料。在NBA,球員、教練和管理層提供球技和比賽,媒體、記者等筆杆子們提供故事,他們一起聯合起來為球迷貢獻精神食糧。
不過聯盟筆杆子的競爭和球員競爭一樣激烈,甚至更激烈,因為講故事的權力被少數人壟斷。那些位於頂端的媒體人擁有專門的電視節目,文字專欄,能接觸到頂級球星,快速拿到第一手資料,得到最豐富,最新鮮的食材,加工出球迷們愛看的故事。像斯科特米切爾這樣的底層撰稿人,要麼吃二手、三手的材料,把故事吃進去吐出來再說一遍,做個故事的二道販子。要麼隻能采訪一些聯盟的小人物,邊緣人,寫一些關於夢想、生活的現實故事,往往叫好但不叫座。甚至有時候叫好都不一定有,因為小人物很少愛看小人物的故事,誰沒事總喜歡照鏡子呢。
凱爾文戴維斯是個不錯的故事,62歲的新秀標簽足夠吸引眼球。不過這樣的故事隻能是個短篇,不會有任何後續。戴維斯自己會出自傳,講述他的生平,但這和斯科特米切爾已經沒有關係了。
籃球界真正的好故事從來都是大長篇,關於球員的人生,成長,坎坷,波折,登頂,像一部波瀾壯闊的電視劇,陪伴球迷度過漫漫長路。但這樣的好故事不多,一個足夠優秀、傳奇的故事能養活很多人,像邁克爾喬丹,他的《最後一舞》去年剛剛上映,依舊能在全美掀起波瀾。而距離他那一次退役,已經過去20多年了,有多少故事曆經20年還能曆久彌新?
斯科特米切爾現在最想講的是詹姆斯哈登的故事,這位剛被交易到籃網的MVP正當紅,布魯克林球迷急不可耐的想知道他能為籃網帶來什麼,他心裡在想什麼,有什麼心裡話想說。但米切爾沒有這個資格,這是NetDaily主編的活兒,他隻能來長島燒冷灶。米切爾意識到,李維或許是個還算不錯的切入點,他的經曆,尤其是他的華裔身份,萬一他又是一個傑米林呢?
當年的林瘋狂,成就了好幾個紐約記者、撰稿人。海量的報道,專訪,再出書,名利雙收。當時為了爭奪報道資源,甚至有員工違規使用標題撰寫內容而遭到了ESPN的解雇。因為這個故事太好太特彆了,大家都想搶,最終在泥潭裡一片混亂。如果當初有人早早看出傑米林的潛力與他對接,那後來關於林的一切資源,是不是就被獨享了呢?
車已經開到了法拉盛,斯科特米切爾的問題越來越少,但心思卻越來越多。李維向米切爾表示感謝,互相留了電話,下車道彆。米切爾看著李維漸行漸遠,握著方向盤長舒一口氣,想:“我真是想出名想瘋了,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個傑米林身上,他能不能入選長島籃網都是問題……對了,我可以打個電話問問情況。”
斯科特米切爾撥通了長島籃網助理總經理馬特特勒姆的電話,自己一直是和他對接的。
“嘿馬特,我是斯科特,和你打聽個消息,今天的試訓結果怎麼樣,誰入選了?”
“噢,有結果了,是維克托李,那個亞裔球員。”
“他真的入選了?哇哦,真是…他的試訓評價怎麼樣?”
“試訓評價是完美,反正布雷特是這麼說的。”
“謝特…”米切爾沒想到,李維真的成功了,他心思幾轉,忙又問:“馬特,你準備什麼時候通知他?”
“計劃是明天,馬上要下班了,下班我可不乾活。明天我還得給他擬一份合同,需要上麵批準。”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下班愉快。”
掛掉電話後,米切爾意識到這是進一步拉近和李維關係的好機會,他連忙找了個地方停好車,準備上門親自告訴李維這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