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把帶有杜蘭特簽名的鞋子交給李約時,弟弟臉上難以置信的誇張表情好像用橡皮泥捏出來的。典型的在美國長大的小孩,各種表情總是那樣的豐富和用力,恨不得將情緒拉出來塞進對方的腦袋裡。
“彆這麼吃驚,學學阿忠,看它多淡定。”李維總是很淡定,伏在他腳邊的阿忠嗚咽了一聲表示讚同。
李約充耳不聞,在鞋子上親吻了幾下,前後左右給鞋子拍照。接著找了個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將簽名鞋裝好封存起來,放進了鞋盒中。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陶瓷玉器,古董字畫。當然,兩者其實沒什麼本質區彆。
李維捧著手機,回看著晚上比賽拍下的鏡頭,仔細琢磨著這些球員的一招一式。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進攻習慣,小動作,如果能精準捕捉這些動作,對如何防守他們會大有裨益。
當然,他看得最多的還是凱文杜蘭特的比賽鏡頭,反反複複的觀摩。李維還是第一次在睡前看這麼久關於一個男人的視頻,這或許就是籃球的魔力。他期待著有一天能在和杜蘭特一對一的較量中有好的表現。
第二天一早李維要參加長島籃網的新聞發布會,這是球隊新賽季的第一個媒體日,李維將正式亮相。當然,除了少數鐵杆、資深球迷,絕大部分人根本不會關心發展聯盟球隊的媒體日。
出門前,李維幫陳麗華將店裡洗乾淨的衣服搬到車上。早上很冷,陳麗華凍得直流鼻涕。她問李維:“工作找得怎麼樣?”李維回道:“沒什麼問題,今天第一天去報道。”
“今天第一天報道?那你快走快走,還在這兒瞎忙活什麼!早點去,第一天彆遲到了。”
“沒事,來得及。過兩天我再去要幾筆錢,把欠的訂單都要回來。然後過段時間,我應該要出差,工作上的安排。”
陳麗華上下打量著李維,心想我兒子怎麼一下就變得這麼成熟,這幾天都不好意思罵他,實在找不著茬。
出於關心她還是問道:“你這工作正規吧?彆被人騙了,騙到海上去,或者騙到什麼南美洲、墨西哥,小命都丟了。”
“放心吧不會,您彆多問了,我走了,您自己多注意吧。”
陳麗華看著李維遠去的背影歎了口氣,普通華裔在紐約生存很是不易,如果兒子真能找到除了洗衣店、餐廳刷盤子、超市收銀、倉庫扛包之外的工作,她真是要燒高香了。
華裔同樣分很多階層,有些富到不可思議,在紐約中央地段擁有大量房產。有些中產小康,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未來能從事醫生、教師這樣穩定體麵的工作。還有一些就是社會下層的民眾,他們往往在來美國前生活就很艱辛,帶著對美好世界的期望來到大洋彼岸,結果發現其實差不太多。
你在原來的國家是什麼層級,到了新的國家還是大差不差,甚至更低一些,畢竟這裡是異國他鄉。
陳麗華在國內是個普通的紡織工人,來到美國做洗衣工作,一輩子離不開衣服布料。李滿順除了在洗衣店工作,還會做一些水電、裝修的小工,曾經收入很不錯,但這兩年受病毒影響手上活少了很多。
原來想著兩個兒子能通過讀書在美國改變命運,哪知道美國公立教育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樣。在父母無法投入足夠精力和資源的情況下,孩子上學更像是在放羊,有個地方管著你而已。想學得好,上名牌大學,拿獎學金?除非孩子智商變異,而且還要把孩子轉到好一些也更貴一些的學校去。
在法拉盛的學校,你甚至很難看到白人的麵孔,這和在美國上了個縣城三中好像也沒什麼區彆。
陳麗華很希望兒子能擺脫這裡,擺脫法拉盛,就像當初她想擺脫轟隆隆的紡織廠一樣。至於擺脫後外麵到底是什麼,其實她也不清楚,很多人都不清楚。
所以,她第一次沒有對兒子的選擇多打聽和責問,她感覺到兒子長大了,可以走自己的路,而她其實幫不上什麼忙。
“媽,我去上學了!”李約從家裡跑出來,招呼了一聲。
“上吧上吧!我看你畢業了就去整個修鞋攤,給人修鞋擦鞋,搗鼓你那破鞋去吧!”陳麗華又衝著小兒子一通抱怨,而李約壓根當沒聽見,騎車朝著另外一個方向上學去了。
另一邊,李維在十點之前準時抵達了拿騷體育館,在大廳稀稀拉拉有幾個記者在等候,李維看到了斯科特米切爾,過去和他打招呼。
米切爾向其他幾個記者朋友介紹李維,這些家夥看起來都是記者裡的屌絲,一個穿正裝的都沒有。羽絨服、牛仔褲、板鞋、鴨舌帽、長槍短炮,記者和攝影師們的標配。
屌絲聯賽自然配屌絲記者,大牌記者和美女記者是肯定不會來的,報社、網站和電視台的底層牛馬們過來練練手,給今天的新聞版麵填充一下內容而已,反正沒人看。
不過李維出發前還是好好打理了一下,讓自己看起來精神、整潔。在職業聯賽打球,形象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卓越的球員,必然也是卓越的形象管理者。
李維的亞裔身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是那種很重視的注意,而是好奇和帶一些輕蔑的注意。李維完全不介意,他再次見到了球隊經理裡卡迪和主教練布雷特,在新聞發布會上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球隊情況和對新賽季的展望。
這次發展聯盟G聯賽將在迪士尼體育中心進行,很多球隊出於球員健康考慮宣布退賽,最後隻有十幾支球隊參賽,長島籃網是其中之一。布雷特表示冠軍是球隊的目標,反正每個球隊在展望時都會這麼說。
更衣室裡,李維見到了隊友們,大家看起來互相都不熟悉,很多人和李維一樣,也是剛剛和球隊簽約。李維的黃皮膚、黑頭發讓他再度成為更衣室裡的注意力焦點,不過沒有人太關心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一種令人不適的冷漠,彌散在這支球隊中,這就是底層職業球隊的現狀。
這裡既不像大學球隊那樣青春、激情,互相之間有同學之誼,也不像NBA球隊,有高關注度和高收益,球員們享受著聚光燈和鈔票。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明確的秩序,沒有老大,沒有情誼,沒有榮譽和目標,一切都是自私和混沌的。每個人都想走,又不得不留,包括教練組。
上個賽季的教練組已經煙消雲散各奔東西,這個賽季新建的教練組和陣容,賽季大概率打完是同樣的命運。有些人可能拍完定妝照,20號來訓練時,他就已經離開了,因為被裁或者換了個球隊,這是常有的事。
現在的李維就在被裁的高危名單中,一旦有什麼實力球員加盟,或者教練組改主意,他就會失去這份工作。
整個上午的媒體日,李維拍了幾張定妝照,沒有人和他一起合照,也沒人太搭理他。還好有卡洛斯和米切爾這兩個朋友,讓李維不至於孤單。
正如卡洛斯所說,球隊最大的明星是賈馬爾馬丁,他受邀去球場上耍了耍,拍了些照片和視頻,已經是最高待遇了。
馬丁高中時是田納西州的州籃球先生和州際錦標賽最有價值球員,大學效力於孟菲斯大學(德裡克羅斯的母校),曾創造學校的連續40分得分記錄,畢業時校史總得分排名第十,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而這樣響當當的人物,參加NBA選秀連被選中的資格都沒有。19年落選後,他輾轉於不同的發展聯盟球隊,想尋求在NBA打球的機會。他身高1米91,司職控球後衛,進攻型的小後衛,是全美競爭最激烈的場上類型。
李維看著馬丁站在場上旋轉著籃球對著相機微笑,他突然忍耐不住走上前,商量道:“嘿!賈馬爾馬丁,我想和你一對一單挑,要不要試試?”
馬丁,記者,還有卡洛斯等人都一臉訝異。馬丁看了看李維,又看了看不遠處和記者聊天的主教練布雷特,媒體日球員私下裡單挑,一般情況下主教練不會喜歡。
布雷特見這裡有情況,走過來問怎麼回事。
“教練,這家夥想和我一對一。”馬丁指著李維。
布雷特看了看李維,大部分情況下他不建議球員單挑,除非訓練結束後你們自己挑著玩。在媒體日搞這一出,有點搞事情的感覺。
但布雷特對李維很好奇,這家夥在試訓時真的很不一般。這兩天他反複觀看試訓錄像,愈發覺得這個李維和一般發展聯盟球員不一樣,他身上真的有進NBA打球的潛質。
再加上今天這個媒體日真的很無聊,啦啦隊都沒有,一小半球隊不參賽,實在沒什麼意思,讓這兩個人來場鬥牛,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OK,那你們就試試好了。你們倆都是新人,正好向媒體展現一下,也讓我更多了解你們一些。”布雷特同意了,事情變得好玩起來。
球員、記者們、工作人員聽說後,全都聚了過來,渙散冷漠的眼神全都活躍了起來。在美國球隊內部,單挑就是西部槍手決鬥,是被鼓勵的。
賈馬爾馬丁見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來了,也不再客氣,脫掉運動外套開始熱身。而李維同樣如此,他活動了一下筋骨。在試訓時他是個徹底的團隊球員,現在他也要展現一下自己的個人能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