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位於長島一個中產獨棟社區,內部不僅有籃球場,還有健身房、舞蹈室、藝術畫廊、老年活動室和青少年圖書館。李維到的時候看到,竟然有一些白人老頭老太在活動室裡打麻將,看樣子國粹在紐約也很受歡迎。
早到的好處,是可以和球隊的訓練師們進行單獨溝通,等到人多可就沒那麼多時間搭理你了。
長島籃網這種發展聯盟小球會是不會有龐大的訓練組的,他們隻有一個體能訓練師凱爾莫施金,一個技術指導蓋爾麥考爾。但有人指導,訓練效果明顯好於單打獨鬥,李維已經較長時間沒有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係統訓練了,他一直在吃老本,以及借助能力。
趁著時間早,他積極地和兩位教練溝通,請他們帶著自己進行一些小項目的練習,有教練的糾正,訓練效率會更高。正式訓練還沒開始,李維已經出了兩身汗,但他不在乎,他要儘可能多練,這樣藥物才能起到最佳作用。
臨近10點,人越來越多,全隊14人逐步到齊,有的人幾乎是踩著點到社區中心。在教練組看來,這一類基本和NBA無緣了,不過倒是沒有人遲到。
在訓練正式開始前,球隊組織所有人召開一次正式會議,要為新賽季打下一個好的共識基礎。
會議在青少年圖書室進行,助理總經理馬特特勒姆問道:“這屋子裡有多少人想進NBA,想進的舉手。”
所有人都舉起了手,不光是14名球員,教練組,管理層,每一個人都舉手了。主教練布雷特舉手了,錄像分析師本桑德斯舉手了,助理教練謝森阿倫也舉手了。
進入NBA不光是發展聯盟球員的夢想,也是教練和每個工作人員的夢想。
“誰願意為了進入NBA,而做出必要的犧牲?”特勒姆又問,所有人依舊舉手。
“好的,既然如此,每個人都要接受為了進入NBA而製定的標準。我們的訓練,我們的紀律,我們的戰術要求。如果哪天你不再以此為目標,隨時可以離開,不會有任何後果。”
說著,特勒姆按下手裡的激光筆,身後的幕布上展示了幻燈片,上麵引用了《孫子兵法》裡的一句話:“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Everybattleiswonbeforeit"severfought.)”
特勒姆的意思很明確,球隊一定要在訓練營做好充足的準備,其中包括心理準備。因為對很多沒有經曆過發展聯盟比賽的大學生球員而言,發展聯盟相當於大學畢業離開職場,他們很快會體會到職場和學校的巨大區彆,感受社會的險惡。
隨後,布雷特上台,講述了球隊的訓練計劃,以及戰術安排。
籃球發展到2021年,NBA各隊的戰術體係事實上已經大同小異,整體的結構和思路大差不差。球隊風格都是進攻為主,擋拆作為核心手段,重視三分球和籃下突破。
區彆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上和人員的配置安排上,就像大家做的都是蛋糕,隻是奶油配比,花紋,水果裝飾不太一樣,實際都是奶油蛋糕。曾經你做蛋糕,我做大餅,他做煎餅果子,百花齊放的情形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因為蛋糕是最優解,是最能贏球的比賽基本模式,這是大量比賽樣本和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如今,數據分析對教練的戰術指導,起到決定性作用。
布雷特強調的內容同樣如此,隻是相對彆的教練,布雷特的特點是更重視進攻端的團隊合作,並對球員的一對一防守提出高要求。
會議結束後,訓練正式開始。和上次試訓一樣,體能訓練打頭,先給所有人來一次心肺爆炸的套餐,以提升球員們的體能極限。
不管是NBA還是發展聯盟,球員的跑動都變得越來越多,跑,不停的跑,是每一場比賽的基本要求。李維在體能訓練中控製好自己的速度與心率,儘量保持平穩的狀態,不讓自己在體能訓練中倒下。
有人倒下了,嘔吐,抽筋,顯然訓練強度超乎想象。緊跟著體能訓練的就是戰術跑位練習,布雷特似乎不想給球員任何喘息機會。項目一個接著一個,且跑動非常多。因為這就是發展聯盟的節奏和要求,比大學和其它低級聯賽要快很多,跑很多。
“跑,跑起來,快點跑起來!你們太慢了!”布雷特掐著表大喊,球員們的跑動能力不能令他滿意,這樣是無法跟上G聯賽節奏的。
終於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連續跑動訓練暫告一段落,所有人都累得氣喘籲籲,扶著膝蓋直不起腰來。李維同樣汗直往下淌,將衣服完全浸透,腿都跑得有些發軟了,還好他撐住了。
布雷特給眾人5分鐘的休息調整時間,接下來要繼續下一個訓練項目。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傳來一陣騷亂、叫罵的聲音,還伴隨著一陣慘叫,弄得大夥心頭一驚,紛紛跑出去查看情況。
隔壁老年活動室,一個白發老太太捂著腦袋跑了出來,鮮血直往下淌,她後麵另一個白發老太手裡拿著拐杖往外追。原來兩個老人打麻將打急眼了,先是爭吵,接著升級為武鬥。有拐杖的用武器打破了另外一位的腦袋。
眾人見狀連忙上前阻止,將兩位慢吞吞的老太隔開,還幫忙叫了救護車,送腦袋被打破的老人去醫院。打人的老太情緒激動,氣的夠嗆,一並上救護車送去了醫院,不知道路上會不會打起來。
一陣忙活,耽誤了二十幾分鐘的訓練,大家的身體都冷了。
布雷特歎了口氣,和球員們說道:“沒辦法,就這麼個情況,習慣吧夥計們。”
沒有獨立正經的訓練館,球隊條件有限,以後類似的情況,隻會多,不會少的。不光長島籃網,其他隊都是如此,這就是發展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