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肯定沒問題。”
沈甫安笑了笑,轉身離開。
知夏關上院門,轉身回了院中,趁天還亮著,將哥哥和弟弟一並叫過來認字寫字。
趙玉珍也在一旁瞅了幾眼。
原本就是識字的人,學起來也快,拿起棍子在隨便寫了幾個,五福不經意瞥了眼,見娘比他和弟弟學的還要快,頓時又開始懷疑自己。
弟弟學的慢還可以以年紀小為借口,他或許真不是念書的料。
知夏並不知道哥哥心裡的想法,仍舊教的認真。
……
次日一早,母子幾人吃過早飯,因為要往鎮上去,趙玉珍從米缸裡舀了一碗米,連同四海一並送去了隔壁桂嬸家,讓她幫忙照看一二。
五歲的孩子,一頓飯根本吃不了一碗米,多餘的,就當作報酬了。
四海畢竟還小,鎮上也不是一兩步路,帶著總歸是不方便,桂嬸家的狗娃跟他一般大,兩人玩也能有個伴。
桂嬸見趙玉珍將孩子送來,也沒拒絕。
對於趙氏,她是同情的。
一個女人家帶著三個孩子,窮困潦倒的,婆家又那般厲害,日子有多不容易可想而知,也幸得她娘家人不錯,否則日子更不好過了。
“咱兩家隔的近,孩子在我們家待個一天兩天也沒什麼,米就不用了,你拿回去吧。”
趙玉珍將碗塞到她手中。
“嬸子可得拿著,往後恐怕還有勞煩你的地方呢,到時你彆嫌我們麻煩才好。”
“那有什麼?”桂嬸說,“要是我們能幫上忙的,你就喊一聲。”
最終,拗不過趙玉珍,桂嬸還是接了那碗米,“你等著,我去將米倒米缸裡,碗給你拿回去,你家都是剛買的新碗,免得碰缺口。”
說著,往廚房走去。
“哎。”趙玉珍又囑咐兒子,“四海,等會你就和狗娃到門外玩,要是看到有鬼鬼祟祟的人來了家裡,一定要喊人抓賊知道嗎?”
糖、油鹽、芝麻、白麵,對於現如今的他們來說,每一件都是金貴的東西,雖然上了鎖,也隻能防君子,防不到小賊。
對於叫喊這件事,四海在知夏的引導下,早已輕車熟路。
“娘放心,我知道怎麼喊。”
趙氏摸了摸他的腦袋,笑的一臉欣慰。
“四海真懂事,你乖乖的,待娘從鎮上回來給你帶大肉包吃。”
聽到有肉包吃,四海眯起一雙眼。
最近吃的太好了,就像在做夢一樣,要什麼有什麼。
趙玉珍又跟桂嬸和她的兒媳婦周氏聊了兩句,便將四海留在這裡,拿著自家的碗回去了。
許是見兄妹倆這些日子每每往鎮上跑都將菜賣完了,他們賣什麼,村裡有些人閒來無事,也跟著賣。
以至於五福昨天翻山越嶺,也隻找到了大半籃蕨菜,送去金杯樓恐怕也就三十文左右。
不過有總比沒有好的。
母子三人鎖好門就背著背簍去了鎮上。
五福先去金杯樓賣蕨菜,知夏則領著趙玉珍在陳不凡給他們劃的攤位附近轉了轉,順便還往璞玉書院跑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