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見女兒風風火火,也沒說啥,一臉無奈的歎了口氣,繼續拿著鋤頭在菜地裡鋤草。
最近天氣不錯,夜裡時而飄一陣雨的,黃瓜已經長到了巴掌長,再過十天半個月,差不多到知夏生辰的時候,家裡就有黃瓜和豆角吃了,到那時候,這天也就完全熱起來了。
緊接著又是絲瓜、茄子和苦瓜。
唯獨南瓜慢一些,要到秋天才能采摘。
稻草在搗爛之前要先煮上大半天,趙鬆全兄弟倆將鍋裡灶裡的事情安置好之後,尋思沒啥事,就去後院換了五福來看著火,他們跟著幫忙做泥磚去了。
五福見灶膛裡的大柴燃的正旺,也不用他總在灶膛前盯著,就坐在廚房門口,摘著趙氏剛掐的那把嫩南瓜藤。
還沒掐完呢,抬頭見院門口多了兩個頭發半白的老人家。
“娘,阿公阿婆來了!”
趙氏抬眼一看,忙扔了手裡的鋤頭,上前將爹娘迎進了門。
“爹娘怎麼來了?”
馬氏站在院裡打量了一圈,樂嗬嗬笑著。
“還不是你爹,聽說你們又是建青磚瓦房,又是買騾子的,現如今還打算建豬圈,就尋思來杏花村看看到底啥情況,你也彆忙活,我們看了就走,不麻煩你。”
趙氏搖頭,“那不行,爹娘好不容易來一趟,至少得在家吃頓中飯,等吃完了,我叫寄明送二老回去。”
趙成忠忙擺手。
“幾步路的事,送啥送?我和你娘如今還健朗著呢,真到了需要人送的那一天,我們就在趙家莊等著你來看咱們了。”
他站在院裡打量了一圈,又背著手,如同大官巡視一般,相繼站在幾個屋的門口往裡邊瞟了眼,院子乾淨整潔,屋裡也是利利索索的,看著就不錯,心裡雖樂開了花,嘴上卻還是忍不住想訓兩句。
“這屋修的倒不錯。”他看向趙氏,“不過我也得講你兩句,我知道你們現如今能賺到錢,但也要省著點花,有錢的時候要想著沒錢的苦,今天修屋明天買騾的,也不知道緩一緩,金山銀山都經不住你們造的。”
長輩開口訓話,趙氏當然是連連點頭應著,至於聽不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說這買騾也不是她的主意,真凶這會還在屋後逍遙呢。
馬氏自聽到趙成忠說話,就在一旁暗自扯他的袖口,原本就有磨損的袖口都扯了個缺出來,愣是沒讓這嘴碎的老頭閉上嘴。
她滿臉無奈的拽著手裡那塊破布,見他還想說點啥,忙開口製止。
“行了行了,孩子都這麼大了,想乾啥事心裡自然是有分寸的,再說他們也沒將錢花彆的地兒,這屋不是建挺好?你昨兒看到那騾的時候,不也稀罕的緊麼?”
趙成忠一臉彆扭。
“稀罕歸稀罕,就是怕他們沒把住,一下花太多將來填不住缺口。”
一旁埋頭摘菜的五福扯了扯唇角。
嗬!
騾子算啥呀?
騾子才二十五兩。
牽回家新鮮勁兒還沒過呢,妹妹就又計劃上買百兩的山頭了,敢想的很。
不過這話他是不敢當著阿公阿婆的麵說的,擔心將兩個老人家嚇出好歹來,回頭爹娘舅舅們還得找他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