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雞蛋的香氣,早就飄散到了院裡。
麵條用豬油、小蔥、鹽和少許清醬調入麵湯打底,配上金黃的煎蛋和青翠的菜葉,雖簡單,但在尋常莊戶人家,也是難得吃到的,屬於極精致奢侈的夥食了。
每人一碗雞蛋麵,一碗豆花。
大家邊吃邊誇味道好,填飽肚子之後,趙玉珍將四海送去桂嬸家,就隨一車人往鎮上去了。
……
程氏身體本就不好,在老宅受了氣,一回家就又病倒了。
原本還想讓林水生跟大兒子提一提她生病的事情呢,林水生在田裡等了半天,連林寄明的影子都沒見著,還以為大哥被娘昨晚上一鬨不來了。
心裡不由生出了幾絲怨念。
現如今事情本就多,好不容易請了大哥來幫忙,娘還非得將他鬨走。
隻管自己快活,不顧他死活了。
關鍵她自個兒也沒快活起來,鬨了一通之後又病倒,還是在這節骨眼兒上,這不純粹給他添堵嗎?
不說幫忙,至少不能拖後腿啊。
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啥時候才是個頭。
林寄明上午更換好戶名,將房契交給趙玉珍保管之後,這才安心去了田裡,林水生看到他的時候,都快要哭出來了,幾番猶豫之下,還是將程氏病了的消息告訴了他。
然而,林寄明眼裡沒有太多情緒,隻淡淡的點了點頭,甚至都沒多問一嘴。
程氏本以為林寄明得知消息會去新屋看看她,再借著大兒探望的機會跟他修補修補母子關係呢,卻沒想到他連門檻都沒踏進來,甚至都沒跟老二多問一句。
心想,這孩子恐怕是真白養了。
一番捶胸頓足之後,頭痛頭暈加重,在床上又多躺了幾日,直到家裡田地差不多收完了才下地。
她病了這期間,林春杏和林喜鳳姐妹因為要去田裡幫忙,做飯和伺候程氏的事情就全落到了懷著身孕的李氏頭上。
李氏本也不是個手腳勤快的。
見挺著個大肚子還得乾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天天跟個怨婦似的罵罵咧咧,林水生忙了一天回來看到這個烏煙瘴氣的家,連門檻都不想踏進,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候寧願在外邊聽村裡那群大爺侃大山,都不肯在家休息。
男人一逃避,李氏的怨氣就更重了。
……
收完太水坡那邊的稻子,林寄明領著五福花兩天時間將田耕好下種之後,就叫上趙家幾個大舅哥和陳石頭一起去修繕鎮上的鋪子了。
根據知夏的設想,左邊砌灶台和櫃台,右邊擺上五副桌椅,鋪子裡側,修的時候陳不凡就已經根據知夏的意思,用大梁做支撐,整個空了出來,現如今隻需在大梁左邊的位置立一個門框通後院,右邊底下砌磚,上麵再弄個大窗戶架,掛上他們前段時間定製的短竹簾就好了。
將幾個竹簾卷的隨意一些,半遮半掩的能看到屋後的小院子,但又窺不到全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屋後客人的隱私,又能增添一絲神秘感。
知夏要求高,鋪子整整忙活了半個月才修繕好。
相對於附近已經開業了的小鋪子來說,工期算是比較長的了。
其餘商戶連牆都沒抹,小鋪子也放不下啥桌椅,弄了招牌和櫃台就開始做買賣,怎麼方便怎麼來。
眼見著鋪子修繕到了收尾的時候,知夏這幾天往鎮上跑的也勤快了些,正在鋪子裡監工,回頭見一個小姑娘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瞧著比她長一兩歲,便走上前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