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劉氏已經開始做飯了,大骨湯的香氣從廚房裡飄出來的時候,林寄明駕著騾車載著妻兒回到了家中。
家裡乾活的工人連同隔壁兩家對菱角的評價都很不錯。
知夏尋思要是有多餘的,拿點去鋪子裡賣賣也好,隻不過今天摘了之後,深山塘裡的菱角也不多了,關鍵這玩意兒吃起來不大雅觀,自己在家吃吃得了。
她一邊吃著菱角,一邊跟問趙玉珍。
“娘,你上回說的米麵打算啥時候開始做?都隔好久了,你不會給忘了吧?”
趙玉珍看傻子似的看向她。
“要不你將我砍兩半,留一半在家裡做米麵,另一半去鋪子裡做買賣?”
知夏一臉訕笑。
“這得嚇死多少人啊。”
趙玉珍戳了戳她的腦門,“那你還問我米麵啥時候做?你當我有分身術啊,我要有時間還用你來提醒?”
知夏摸著自己的腦門。
“我錯了嘛~”
她一臉嬉笑著挽住趙玉珍的胳膊。
“娘,深山塘那邊藕挺多的,你知道藕粉咋做的嗎?咱要是能將藕粉做出來,這玩意兒吃起來方便,調一些花生碎黑芝麻粉黃豆粉還有白糖這些進去,可以針對那些鎮上縣城的夫人小姐弄一個養生鋪子,利潤又高,也沒賣豆腐這麼累,你覺得怎麼樣?”
趙玉珍斜眼看向她。
“豆腐攤子不搞了?”
“有手藝乾嘛不搞?”知夏一本正經的提建議,“做豆腐可以教給三舅啊,咱多給他開點工錢就成了,幾個舅舅都是穩妥的,我那紙不也大舅二舅在幫忙嗎?咱不能啥事都攬自己身上,都攬自己身上累都累死了,還怎麼享受生活?”
趙玉珍知道女兒向來想一出是一出,但沒想到她一出一出冒的這麼快,“你沒聽過,有句話叫貪多嚼不爛嗎?你啥都想搞,是不是七十二行都想試個遍啊?”
雖然都是好法子,但做的太多也根本沒那精力。
可能她年紀大了,思想固化,隻想穩在一行踏踏實實賺點錢過日子。
女兒年輕,正是敢想敢闖的時候,尤其在這種啥都缺乏的古代,發揮很難有上限。
家裡家外這忙不完的活,大多不都是她的主意麼?
起初日子緊巴的時候,她還知道穩著來,現如今手裡拿了幾兩幾十兩,步子大的都快邁劈叉了。
知夏也有她的歪理。
“那不還有句話叫遍地開花麼?再說咱就地取材,成本也不高,先不管賣不賣的,等做成了,咱自己吃也行啊,還能給阿公阿婆送點去呢。”
跟趙家混熟之後,阿公阿婆和舅舅人好,家裡有個啥好東西,他們都不忘讓舅舅們捎點去。
就像今天晚上,讓舅舅帶去了蓮藕和菱角。
反正也沒花啥錢,能讓趙家兩個老人吃頓好的也行。
趙玉珍望著她。
“你要弄你自個兒弄,我可沒空陪你瞎折騰。”
知夏繼續纏著她。
“那你告訴我咋做的唄?”
趙玉珍知道女兒的性子,要是不跟她講,她能一直纏著,所性也費不了多少錢,讓她在家裡找點事消遣也好。
“我估摸著應該跟豆漿差不多,洗乾淨加水磨成漿再過濾靜置。”
前世村裡不僅做米麵,每年還會做手工紅薯粉,也是打漿過濾之後靜置得到紅薯澱粉,想來過程是差不多的。